“雪雁,胡说什么呢,没大没小的。姑娘,老奴看来公子对姑娘倒是真好。”王嬷嬷生怕黛玉害羞,喝止了雪雁,随即把话题转到了墨涵身上。
此时黛玉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告诉她们爹爹已打算过继墨涵之事,反正此事大家都会知道,便也不隐瞒,一一说了。
众人听后,既惊既喜既忧,惊的是那位年轻俊朗的公子日后也是她们的主子了;喜的是黛玉再也不是孤零零一个人,有兄长相护;忧的是不知这位公子品xing如何,日后可会好好待姑娘。
“恭喜姑娘,贺喜姑娘。”到底是王嬷嬷经验丰富,先给黛玉祝贺,其余几个丫鬟听见忙是跟着喊。
黛玉心下欢喜,赶紧让她们起身,顾自笑道:“我以前看到人家有兄长有姐妹的,总是羡慕不已,如今总算我也有一个疼爱我的哥哥了,日后再不去眼红旁人了。”
虽两次见面,都能看出公子对姑娘很是关心,但黛玉是王嬷嬷奶大的,自然不同他人,顿了顿终是试探着问道:“姑娘,论理老奴不该说这话,实在是为了姑娘好,公子的人品是否完全可信呢?”
这倒也不能怪王嬷嬷等人,毕竟她们都是才认识墨涵,不知他的身份底细,要是为了林家财产而来的,那黛玉往后还能有好日子过不成?
“是呀姑娘,若是公子另有所图,那可怎生是好?”紫鹃本是贾府的人,对墨涵的戒心更qiáng一些,尤其是觉得他对黛玉那么好简直越过了宝玉去呢。
“嬷嬷,你们尽可放心,爹爹看中的人定是不会差的。再者,这些日子来,爹爹身子一直不好,家里的事都jiāo与了哥哥料理,若是哥哥有心何需等到我回来呢,相信他早想法子拿了钱财去了。我知你们都是担心我,不过这点不用怀疑,日后要当哥哥是林家的主子才是,不然我听到了可不依。”
虽不知为什么,黛玉总觉得可以信任墨涵,俨然已把他当成了亲哥哥。
既如此,王嬷嬷等人也就不再疑虑了,好生伺候了黛玉往前头去。恰在院子门口碰到墨涵:“妹妹起了,我正想来邀妹妹一起去父亲那里用早饭呢。”
一见墨涵身上的宝蓝色袍子,黛玉唰的想起晚间之事,很觉过意不去,又有点不好意思,含羞一笑:“哥哥。”便再没有其他话了,小跑着走到了前头。
墨涵不知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她,怔在原地,还是雪雁小声笑道:“姑娘是想起欠了公子一件衣服呢,公子快去吧。”
墨涵恍然领悟过来,浓眉一舒,大步流星的赶了上去。
二人给林如海请了安,陪着用了早饭。一来林如海身子虚要多休息,二来黛玉不想父亲再替她担心,qiáng撑着笑脸说去和哥哥学着理家。父亲时日无多,她一定要父亲每日都开开心心的,岂能再叫父亲为她cao劳不休呢。
林如海满意的笑看着这对儿女,由他们自便,又留下了雪雁,说是许久没有回京城听雪雁说说京城的事,黛玉自然没有异议。
王嬷嬷年纪大些,黛玉理事她多少懂些,能在一旁指点一二。紫鹃是贾家的人,不能指望她说贾家的一句不好。雪雁年幼又xing格慡直,没有心计,必是有什么说什么的。
虽已经确定不让黛玉再去贾家,但那好歹是黛玉的外祖家中,总不能真的断了来往,是以林如海要细细问清楚,才能决定日后黛玉要如何待贾家。
雪雁是有一句说一句,既说了老太太、三chūn姐妹、宝玉和姑娘处的很不错,尤其是老太太很疼爱姑娘。又提到了二太太的妹妹薛家现借住在贾府,似乎自从薛姑娘来了之后下人们私下里议论说是姑娘比不上薛姑娘,还有什么金玉良缘的传闻。
雪雁不懂,林如海岂有不明白的,没想到他尚在世荣国府的人就对黛玉有微词了,那自己一去黛玉不任人欺侮了。这般一想,心下便有些不快,打定主意日后要让黛玉远了贾家,最好守在江南再也别去京城了。
第九回:理家
黛玉和墨涵二人来到大厅,外边跪满了一院的下人,足有百来人,或是林府的家生子或是后来人牙子手上买过来的。
主子离家几年方回,只能用这一跪表示他们的忠诚,墨涵微微一笑,这两年的整顿可没白gān啊。
黛玉心里怔愣,旋即明白过来,她虽没有理过家,但幼时时常跟在贾敏跟前看她管家理事,倒也不怯场,悠悠笑语:“大家都是我们府里的老人了,我不在的这几年多亏了大家各自尽心,才能使我们林府不被人小瞧了去,每人赏一月月银。只是,往后更要兢兢业业,若有什么不好的话语传到我耳中,几辈子的老脸都丢光了,那时也别来找我求qíng。行了,都起来吧,地上怪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