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依母后的。”皇上此时显然没了替别人选女人的心qíng,只想快快去与元chūn亲热一番,许久不曾宠幸元chūn,倒是想起这个女人的chuáng上功夫还是不错的。
太后满意点头,看似不经意的抬头看着元chūn:“哀家记得贤妃家里还有几个姊妹,现今不是就有一个跟着来了园子,前儿哀家远远瞧着倒是个gān净可人的好孩子,想来脾气xingqíng与贤妃差不远。不知贤妃可舍得自己妹妹远嫁啊?”
元chūn慌忙跪下,美目晶莹泛着泪光,婉转而言:“臣妾及臣妾家中能有今日这等荣耀,全凭母后与皇上怜爱,能为母后和皇上略尽一点心力是我们天大的福分。臣妾虽然少年入宫,与家中姊妹久疏关爱,但骨ròu亲qíng是断不了的,难免希望姊妹们能够长久相伴。可是,为母后与皇上尽忠,为国出力,焉有不舍之理。
臣妾之妹虽然年幼,大理上是不会错的,臣妾敢担保她定会欣然而往。臣妾只是担心妹妹粗粝,不能入了吐蕃王子的眼,反给母后皇上丢人。”
“贤妃这话过谦了。你的姊妹即使不如你,总有你的五六分气度,哀家只怕委屈了人家小姑娘,小小年纪的就要背井离乡。”说着,连太后的脸色都黯淡了下来,彷佛探chūn是她的女儿,而不是面都没见过几次的一个奴才。
“母后既说得这样好,爱妃又有这份心意,郑爱卿、墨涵,到时记得添上爱妃妹妹的名字,叫她也去试试。”皇上怕太后伤心,赶紧接过了话头,心里对元chūn更是高看了几分,以前怎么没发现贤妃这么娇柔可人呢。
“微臣领命。”郑尚书、墨涵一同回答。
太后亲自拉了元chūn起身,拍着她的手笑向皇上道:“皇儿,贤妃出了这么个好主意,又这般通qíng达理,皇儿是不是该赏她呢?”
“臣妾不敢。”元chūn语笑嫣然之间,眸光流转在皇上身上。
皇上被她勾得火起,恨不得立时就与她欢好,忙不迭应了下来:“母后所言甚是。小德子,传朕口谕,赏贤德妃百两huáng金,十颗东珠,一对包金shòu首白玉镯,再有锦缎五十匹。”
小德子忙下去传旨。
“臣妾叩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元chūn走到中间,跪下谢恩。
“爱妃不必多礼。母后,儿臣还有事与贤妃说,就先告退了。”皇上迫不及待搀了元chūn起来,抚摸着柔若无骨的小手。
太后看得呵呵大笑,连声应是:“去吧去吧。郑爱卿林爱卿也去忙吧。”
皇上领了元chūn快步回了万泽殿。此时正将晚饭时辰,顾不得吃饭,猴急的搂了元chūn欢爱。元chūn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不曾沾过雨露,早就有意,为了彻底留住皇上的心,使出千般手段万种媚态,哄得皇上无可无不可,竟一连宠幸了她三日。
事毕,元chūn打发人带了两封密信回京,一封是与贾母的,一封是王夫人的,信中备细暂且搁下,日后再说。
元chūn原对此举没有十分把握,不想效果出人意料的好,不但成功布下探chūn这颗棋子,更出乎意料的是借此一举收复了皇上的心。整日鼓舞起来,觉得离皇后之位已经不远,越发不把宫中其他女人放在眼里,但表面上却比以往还要贤淑几分,叫人挑不出半点错来。
再说墨涵从太后那里出去,与郑尚书约好明日一早再议事,就匆匆回了清荷苑。自把黛玉送回去哄着睡了之后,他先去找了刘瑄,半路上又被太后传了去,将有一日没有回去看到黛玉了。还不知黛玉有没有怪他或者想他呢,想起今日早上那番表白,恍如隔世,连自己都怀疑是不是假的,只愿快快看到黛玉定下自己的心思。
太后的千秋殿在避暑山庄正中间的山脚下,依山傍水,景致最好。烟波楼、清荷苑在山庄西南角一带,紧挨着茂密的丛林,建筑以水乡风格见长,一路过去有一刻钟功夫。女眷出行一般是坐小轿的,墨涵却是直接走过来的。
经过玫瑰园,越过致慡斋,翻过一个小丘,前边就是避暑山庄里第三大的湖泊了,也是黛玉时常去散步的荷花池。过了荷花池,就是他们兄妹二人的住处了。
墨涵快步奔下小丘,打算抄近路回去,是条绿荫覆盖的小甬道。正走着,忽有一个娇蛮的女声喝道:“你是谁,给我站住。本郡主的蹴鞠掉到了湖里,你下去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