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涵几步走到查太傅身边,扶起查太傅,温和言道:“查太傅,请您看看这是不是圣旨?”
查太傅接过卷轴,缓缓打开细细一瞧,脸色微变,含笑点头:“的确,这千真万确是圣旨。”
“这里也就只有您身份最尊,还得请您代劳宣旨了。”
查太傅也不推辞,走到大堂中间,面南而立,墨涵跪在最前边,众人口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安侯林氏一族忠君报国,为我天朝立下汗马功劳。林家所有之一切房舍田地财物,均系朕所赐,绝无半点不当之处。林家后代子孙,男子同郡王待遇,女子同郡主待遇,任何人不得轻慢。钦此。太宗皇帝宝印,高宗皇帝宝印。”
一席圣旨,两代皇帝御批盖印,这样的荣耀无人能及,而且说得是这么奇怪的事qíng。彷佛多少年前太宗和高宗就预计会有今日,然后留下了这么一封圣旨。林家祖上最鼎盛之时也只是中安侯,不想时至今日他的后代居然能够等同于郡王郡主,天朝以来绝无仅有,只是为何不直接赐封郡王郡主呢。
不过眼下,无人有心计较这些,都被林家忽如起来的盛宠摸不着头脑,难怪林家小子这么胆大呢,人家背后的靠山可是当今皇上的父亲和祖父呢。
第三十回:回苏
尤其觉得震惊和恐惧的是王忡喜,打死他也想不到林家会藏着这样的圣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太后也不知道吗,不然也不会叫我来了。如今可好,即使不被安上一个对先皇不敬的罪名,回去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喜气洋洋而来,灰头土脸回去,怎么向太后jiāo代呢。
就在王忡喜冷汗涔涔而下的时候,查太傅尽职地将圣旨在王忡喜面前展开,口中笑道:“王大人可看仔细了,这是不是真的圣旨?”
“查太傅笑话了,这自然是真的。”王忡喜匆匆一瞄,这可是太宗亲笔啊,他绝对不会看错的。
“既如此,王大人还要不要查封林家的产业呢。”查太傅又加了一句。
“不敢不敢,圣旨上说的清清楚楚,定是那些御史弄错了。”王忡喜已经有点晕头转向了,说话都糊涂了。
抛开那王大人不理,众人都是围着墨涵道喜,日后有这圣旨护着,相信太后也不敢轻易拿林家开刀了。
黛玉在里边听得又惊又喜,不想哥哥说的保命符原来是圣旨,这可好了,再没有人敢说爹爹贪污了,林家的一切都是皇上赏的呢,爹爹在天之灵定是能够瞑目了。对于后来那句什么等同于郡王郡主待遇,黛玉压根就没听到耳里去,只要能保住爹爹一生英名保住林家就够了。
墨涵携了黛玉回到灵堂,兄妹二人相依而跪,祈愿林如海在天之灵安息。
“哥哥,你也不早告诉我,害得我担了几天的心?”这几日来的悲痛愁苦,终于散去了好些,一下子觉得很是松快。
二人挨着林如海的棺木说起话来:“好妹妹,哥哥是怕被外人听了去,到时候想法子弄走了圣旨,那不就糟了。再者,咱们不正可以趁这个机会看看清楚,哪些人是真心对我们的,哪些人又不过是面子qíng儿。若有得罪妹妹之处,还请妹妹看在父亲大人的份上,饶过哥哥这次吧。”
其实,黛玉不过是抱怨一两句,到不是真心怪责墨涵。何况,墨涵不说,她亦是想到了,只有危难之时才能真正看透人心。
黛玉猛地抬起头来,直直地看着墨涵,口中喃喃道:“哥哥,你,你是故意不在那日就把圣旨取出来的是不是?”
墨涵心中一跳,不想这么快黛玉就想明白了。
的确,黛玉忽然想起既然圣旨早就在林府,为何哥哥不是那日那个王大人一来就请出圣旨震住他呢,或许哥哥是在用另一种方法教导自己,让自己学会用心去看去感受。只有那样的时候,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才能一目了然,不然因着圣旨而攀附上来的那些人自己或许还不一定能看清呢。
想到此,黛玉心中既感动又难过,感动的是哥哥没有qiáng加给自己怎样怎样,而是让自己与他一同领悟;难过的自然是贾家了,这次闹剧只有贾家是那个临阵脱逃的人,你看看今儿来的多少人,许多不过是与爹爹有同事之谊。
这样痛苦而又不堪的事实,无论黛玉多么想欺骗自己安慰自己都没有用,只因她心里比谁都明白。如果那日就请出了圣旨,贾琏这回定是凑得最紧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