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逗黛玉开怀,墨涵还故意做出了一副委屈可怜的小模样,眨巴着眼睛,乞求黛玉给他留点颜面。
第五十二回:jiāo锋
墨涵被封为郡王,其实不过是个贤王,而且他尚未出孝,是以皇上并没给他安排什么有实权的职位。
林家自来了京城,一时风头极盛,或是看在太后皇上对林家的格外恩宠上,或是想要借林家攀上公主府,总之,有没有关系的都来攀附。不过墨涵借口为父守孝,平日的人qíng来往能推得就推,礼到人不到。京城的局势他还没有摸透,不能贸然和某一方太过接近,不然被打上了一派的烙印,他们的清净日子就到头了。
当然,墨涵心中自是有数,太后是绝对不能投诚的,不然被人利用完了就只有一个下场。而其余的势力,都不成气候,此时尚难以与太后抗衡。
纵观朝堂,如今能与太后一派一争的怕是只有义诚亲王了。他虽与义诚亲王算不上深jiāo,但这个人必不是池中之物,只是一直在隐藏实力而已。义诚亲王是先皇之子,身份上完全没有问题,贤名已久,支持他的人不少,而且凝安公主应该也是支持他的。义诚亲王妃是西宁王家的郡主,西宁王无疑会站在女婿这边。
无论是林家还是墨涵,都没有野心,只是想保住自己,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手。不过也不能束手待毙,必须拥有一个太后不敢轻易动他们的筹码,不然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ròu了。
可惜,墨涵想要低调,淡出众人的视野,偏偏太后不肯放过他。上次派人前去江南查抄林府之事,叫太后看清了林家不是一个普通的没落侯府,他背后可是代表着江南士人,稍有不慎反会引起江南大族的反抗。既如此,还不如借着林家收服了江南的士人。
江南大族中,海宁查家、会稽王家、杭州张家、南浔刘家、海宁陈家、平湖莫家等等,无不是氏族庞大,牵连甚广。唯有一个林家数代单传,到这一代只得一个女儿,连这个儿子都是过继来的,两个毛头小儿,难免不支,最易下手。
新皇登基之后,即使有忠顺王府百般支持,可是依然不稳,如果得了江南大族的支持,想来京城这几家王府及剩下的先皇老臣,也抗衡不了了。
二月十二,花朝节,黛玉生辰。本来林家不打算宣扬的人尽皆知,却不知此事如何就传了出去。
一大清早的,宫里就有赏赐下来,太后皇上甚至后宫的妃嫔都各自有礼。接下来,忠顺王妃亲自领着浩浩dàngdàng的一群仆从送来了厚礼,俱是难得一见的珍宝,用来送一个郡主的小小生辰实在是有点làng费了。
或许是看到太后皇上忠顺王府都这么器重这个含湘郡主,许多太后一派的人都争先恐后送了寿礼过来。整整一上午,闹腾得林府半刻不得安宁。
更叫人想不明白的是,也不知怎么的,才到午后,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太后皇上忠顺王府送的寿礼名目,一样样一件件,竟是分毫不差。林府里的人不会走漏了风声,况且因着太忙,连黛玉墨涵都不及细细看过礼单,如何就能传出去,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事先有人放了风声出去。
这个人,相信必是太后无疑。这一来,不清楚内幕的人都会以为林家投靠了太后,日后就是太后忠顺一党的人了。而林家又与查家王家等jiāo好,他们投靠太后不知那几家是否知qíng,还是让林家先做个探路石,纷纷要向太后是好呢。如果那几家不知,那么林家显然会被他们踢出江南士人圈。
墨涵一收到忠顺王府的贺礼,就知不好,这个烫手的山芋已经扔到了他们手上,由不得他们不接。黛玉即便不知qíng势,心下也觉得不安,她尚在孝中,一个小小的生辰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当日晚间,安顿了黛玉入睡,墨涵就悄悄带了心腹出门,朝着查尚书府上而去。
尚书府,早有不少人焦急地等着,都是来探听消息的。众人匆匆相见,就秘密jiāo谈了一阵,直到三更过后,墨涵才赶回林府。
三日之后,黛玉生辰引起的震动还没有消退下去的时候,林家又传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王家王老爷子决定收林墨涵为徒,不日就要上京来。王老爷子是王恺之之父,才满天下,无人不知,多少人挤破了头颅要拜他为师,却不得其门而入。他此一生只收过八个徒弟,除了他的儿子王恺之侄子王茂之,另外六个均出自江南世家,如陈亭翼、莫子亍、查学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