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唇角舒展出一缕清朗笑容,旋又道:“据本王看,之所以会这样,想必是林姑娘在抚琴时,将自己的qíng感溶入其中,才使得琴音越发动人心弦,是不是?”
见他屡次猜中自己的心意,黛玉杏眼微垂,如羽翼般整齐秀气的长睫轻轻颤动,心中亦不免生出一丝悸动。
她从不曾盼想过,在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一个人,这么懂自己的心,这么明白自己眉间心底的忧伤感慨。
心中感慨不已,却也不过是淡淡一笑,颔首道:“王爷果然睿智过人,这支曲子里,我的确凝入了自己的感qíng。”
说到这里,看向暮色沉沉的窗外,眉眼间仿佛有无尽山水,笼着淡淡烟愁,叹息道:“柳永此诗,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作此诗时,他仍客居江南,举目看去,皆是秀丽天然的山山水水,当真是人生乐事。”
“而我自身,却是自小离乡,客居京城,与他的处境,大相径庭,不知不觉间,便生出一片乡愁,下意识地在琴曲中带了出来。”
她这番吴侬软语,娓娓道来,虽是凝着一片感慨,却始终浅淡缥缈,仿佛轻烟薄雾一般,呵气能化,落入水溶耳际,却让水溶的心,生生一痛。
一时之间,水溶竟是无话可说,只痴痴立于原地,瞧着她单薄纤柔的背影,爱怜眷念之qíng,一点一滴涌上心头,无法平息。
一时世界皆静,不知过了多久,黛玉终于自沉思中清醒过来,回眸而望,却见水溶清润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澄澈中透着一丝明润,清清明明、浮浮沉沉,辨不出到底是什么感qíng。
迎着这样的目光,黛玉略有些犹疑,却因心头空明淡然,并不愿深问,只噙了一抹浅笑,不好意思地道:“一时想起家乡,心有所思,在王爷面前失仪了。”
说到这里,秀眉轻轻一蹙,心中倏然一惊,思绪纷飞而来,难以止歇。
——虽然已经来京十年,但是,碧水青山,景致如画的江南,已经深深凝在她的脑海里,梦里梦外,日日夜夜,那一份回忆与思念,始终萦绕心间,挥之不去。
这本也无可厚非,只是,她xingqíng敏感纤细,向来将心事藏得很深很深,纵然在宝玉面前,亦极少流露出自己思乡的心声。
为什么,如今到了这里,竟会在只有一面之缘的水溶面前,将自己的衷肠心思,尽皆倾诉出来?
轻抚云袖,朱唇吐出一声微叹,其实不必询问他人,答案自己早已知晓。
是因为,在她面前的这个男子,身上有一种轻松洁净的气息,是因为,他深深懂得她的琴声心事,让她觉得自在怡然,不知不觉地放下一切心防,也便,qíng不自禁地,将最真实的心意展露出来。
这个发现,让黛玉震惊不已,柔肠百转,却因在她心头,凝着一层坚不可摧的寒冰,虽是漾起几圈清浅的涟漪,却到底还是渐渐平静下来,不曾牵动半丝qíng愫。
正沉吟之际,听得水溶的话语声徐缓传来,静静萦在耳际:“林姑娘不必说这些客套话,林姑娘的心意,本王很明白,年少时,本王曾到江南一游,觉得人杰地灵,非别处可比,至今难以忘怀,林姑娘是苏州人,自当更加怀念才是。”
说到这里,唇角轻扬,声音越发温qíng脉脉,似江南的chūn水伏波:“今夜清谈,林姑娘肯在本王面前流露真qíng,本王觉得甚是荣幸。”
见他清澈的目光里,皆是似真似幻的喜悦,脸上含着极灿烂的笑容,让人目眩神迷。
月光、烛火相映,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明洁的光晕,越发显得其人美如冠玉,气度非凡,仿佛清风临月、露润青竹一般。
如斯风华,落入眸中,黛玉虽是心如止水,亦有片刻的失神,连忙低下眼眸,定下心神,含笑间话语一转,悠然道:“王爷三言两语,便道出我曲音中的韵意,必是极jīng通音律之人,我极想请王爷弹奏一曲,请教一番,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不过片刻的静寂,便听得水溶轻声道:“林姑娘之心,溶自然不会拒绝,只是姑娘珠玉在前,溶必定无法超越,倘若无法入耳,还请姑娘包涵一二。”
闻言黛玉“噗哧”一声,清怡而笑,嫣然道:“刚才王爷还说,虽不可恃才傲物,却也不必过谦,如今为何竟要说这些谦虚之词?”
她这番话温婉道来,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让水溶惊喜万分,原来,对于自己所说之话,她并非一听而过,而是放在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