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斗士+濡鸦]雨之穹山之柩_作者:雁栀羽(30)

2017-12-26 雁栀羽

  目光在违棚之间仔细搜寻着,而后忽而在一个角落上顿住。摆在这一层木架上的是一个人形娃娃,只比成年男子的手掌大一些,波波头短发上系着红头绳,笑容可掬,穿着绣着金huáng色蝴蝶与白色百日jú的大红和服,做工jīng细非常。可怖的是,娃娃虽笑脸盈盈,但她露出的那截短短的脖子,竟然淌着鲜血!

  这种小儿科的场景自然吓不到沙加,相反却给他带来了一丝欣喜。他知道他找对地方。伸手抹了抹那陈旧的暗红色血迹,沙加将手指放在鼻端嗅了嗅,又捻了捻指尖。滑腻而油润的触感以及那一种极淡却特殊的油味,沙加断定,这所谓的“鲜血”正是桐油。

  桐油的本色就是深褐色,又因日久,颜色更加深沉,而此处背光,加上天色又渐晚,打冷眼看去,这深色的桐油便如gān涸的血迹一般。桐油在古代多为防水防腐之用。这长青山终年cháo湿yīn雨,木制品极易腐败,若要保存重要物品,在生产力有限的古代,桐油实为上上之选。看来保存在这人形中的东西十分重要,且易于腐败,否则也不会涂抹如此多的桐油,以致多余的油迹都渗了出来。

  沙加拿起人偶,上下检查一番,终于在娃娃的脚跟处发现一个不明显的按钮。他轻轻将按钮按下,只听见“嗒”的一声轻响,人偶的双腿蓦地缩短了一节,同时它的脖子伸长,把娃娃的头顶高了一截。失调的比例让本就yīn郁的人形更加诡异,沙加倒是不在意这些,小心翼翼地将娃娃的头取下,将藏在人形身体里的物件一点一点地抽了出来。

  油布包裹着一个圆柱形的东西,看起来像被卷起的书卷。顾不上手上油腻腻的触感,沙加将之慢慢展开,里面果然是一卷保存完好的手札,上面写着:雨山日志——城户政司记。

  这是城户政司的日记。

  日记本虽古旧,可是却可以轻易看出是用了不同的纸记录的,最先的麻纸到后面细腻的白纸,显然是整理后重新装订的。这虽然不是最原始的资料,但是一定保留了最重要线索。按纸质的类型分析。这本手札的时间跨度极大,很有可能总结了城户政司一生的秘密。

  城户政司的发家史,长青山古老的「秘祭」,以及,他和宁世的过往,那如油桐花般纯净的女子,那如油桐花般短暂的爱恋……

  心间掠过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触,仿佛被一种怅然若失的迷惘圈禁。他把这种异样的惆怅归类于谜题揭晓前的近乡qíng怯。困惑他与纱织多时的长青山的最后一重的秘密以这样一种平静的方式揭晓于眼前,任何人都会有些不可置信吧?

  内心的波动并没有困扰他多久,沙加托着城户政司的日记来到和室的矮桌前坐下,翻开手札仔细阅读。

  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竟选择了离违棚较远的、却恰巧是幻境中宁世坐过的座位。

  作者有话要说:  题解:霙:雪花或花瓣

  这个女鬼如何?233333~

  路过的各位亲们,喜欢本文的话记得收藏一下哦~

  以下是我对这一章的一些解释,没兴趣的亲就跳过吧~谢谢,比心心~

  对于沙加的感qíng描写,我一直是刻意回避的。总的来说,如果沙加的感qíng那么溢于言表,那还是那个超然脱俗的沙加吗?因此遣词造句之间,多以晦涩的暗喻为主。

  王国维曾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本章中,我想要达到的,也是这种物我合一的效果。

  关于两人的感qíng,我会另做详细的分析,这里只讲这一章所涉及的。这一章算是两人正式的见面,无论前面的铺垫如何后文的结果如何,我认为,这里算是沙加感qíng的萌芽之处。(至于沙加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种感qíng,我也不好说……)因此,落笔之处也多隐晦,意图模糊人物的自我意识。

  油桐花是宁世的象征,美丽绚烂却短暂。如此一来,沙加拈花,低头浅笑,感叹着“不曾想过,这般素净短暂的小花,竟也有着别样的、夺人心神的美”即是对花也是对人。此为隐线之一。

  再者,我在文中曾明确用“惊鸿一面”来形容宁世在镜中初见沙加之感。而沙加对宁世的印象,我却从未直言。可若细细读来,能否发现,沙加对宁世初识之感,“惊鸿”一词,也不为过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