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chūn见黛玉眼中有泪,也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忙忙的又说:“少了二姐姐倒也不觉得什么,她本也不大会作的。只是这宝姐姐有了新嫂子,如今是不上我们家门了,又听得史妹妹如今有了日子也是不来了。我这诗社开得不好,选在了秋天,看来注定是要流散的。”
“都是要散的,三妹妹难道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得么?”黛玉微微一叹。
探chūn被黛玉这句话堵得不知说什么好,正想岔开话题时,却见探chūn身边的侍书跑来急急忙忙的说道:“找姑娘好了好几个地儿也没见着姑娘,原来是在临姑娘这里。姑娘和林姑娘快去太太房里看看吧,据说宫里的娘娘抱恙了,太太正急着要去宫里探望呢。”
两人听说皆是一怔,黛玉又加了件衣裳便和探chūn携手前去王夫人房里。
且说王夫人听闻元chūn染恙之事心急如焚,忙忙的让彩霞等替自己妆饰起来。李纨和凤姐也赶到了,凤姐在跟前劝慰道:“太太先别急,或许是娘娘想太太了,传错了话。说不定没什么要紧的。只是让太太进宫去探望下娘娘。”
王夫人自然是六神无主,只得祈祷:“但愿是传错了话吧。”丫鬟们的协助下王夫人总算是穿戴整齐了,不曾落下一件。手上没帕子,正回身要帕子时,只见黛玉坐在那里。猛然间惊醒了王夫人的一些心事,暗想今天进宫必须去讨个旨意,要不然就晚了,省得日后麻烦。王夫人上轿前又嘱咐李纨、凤姐等在贾母面前要说得缓和些,别惊着老人家了。
元妃抱恙之事惊动了两府大小上下,尤氏听说了此事也急急的赶到了贾母的房里等候消息。王夫人于未末进宫,如今到了酉牌时分了还不见她回来。大家都聚在贾母房里,贾母毕竟是上了年纪之人,听说第一得意的孙女抱病身子自然也不大痛快,于是半卧在榻上,让玻璃等拿着美人捶给自己轻轻的捶腿。
林黛玉和探chūn围坐在贾母的榻前。惜chūn则一人在角落里显得有些孤零零的,也不和丫鬟搭话。宝玉从学里回来了,听说此事后也急急的赶到了这边。先是规规矩矩的给贾母请安,接着又向其他长辈们行了礼。然后悄悄的在黛玉身边低声问她:“妹妹今日可好?”
“好,多谢你想着。”黛玉身子不大舒适,加上元妃之事也无心兜揽,加上午睡不足的缘故身子愈发的不自在。
正当大家等得不耐烦时,贾琏走了来,向贾母禀道:“老太太,宫里传出话来,请老太太也进宫去。另外让媳妇也跟着去。”
凤姐听说只得与鸳鸯等人伺候贾母更衣穿戴。贾母年纪虽大,心里却明镜似的,总觉得今天这事有些不大对劲,娘娘到底得了什么重病。凤姐指挥了一回,同时也得回房换身衣服。她悄悄的将贾琏叫到一旁细问道:“到底要不要紧?”
贾琏面色焦急:“我的好奶奶,现在不是说这话的时候,事qíng紧急,你快换了衣裳陪了老太太去吧。可耽搁不得。”
凤姐倒没料着事qíng会如此之大,回房收拾了一回,便与贾母一道乘轿进宫去了。一直到起更时三人才回来,两府上下眼巴巴的望了大半天。
王夫人面色无华,只得qiáng撑着。贾母神qíng倦怠,身子骨不行了,这一折腾觉得哪里都不对劲。贾政等又连夜传了太医来给贾母诊治,一直闹到三更时分才睡下。
快到五更天时,王夫人梦见元chūn来梦里辞她,依旧是一身宫装,只是面容凄楚,落泪不语。王夫人忙喊她:“大丫头,你是怎么呢,怎么不说话呀?”
元chūn方哭道:“母亲,女儿这一辈子恨极了你。”
王夫人不解忙问:“为何恨我,这一辈子你享尽了荣华富贵,又岂是常人所及,当娘的怎么会害自己的闺女。”
元chūn叹了一声:“母亲养我三十几年算是白养了,我来给母亲道个别。母亲躲保重,女儿得走了。”
“大丫头,你要去哪里?”王夫人觉得心里似一阵阵的刺疼。
“我还得去父亲的梦里,和他说说怎么守住基业的大事。母亲别送了。”
王夫人见元chūn的身子越飘越远,后来竟不见了。只听得空中有一音乐声,似一女子的长叹:“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chūn争及初chūn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王夫人觉得自己还在梦里寻找元chūn的身影,后来被身边的人给摇醒了。王夫人睁眼一看方知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