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情满潇湘_作者:栖霞公子(359)

2017-12-26 栖霞公子

  惜月低声道:“以前只隐约听人说起侧妃挪用过公中的钱,没想到竟查出来这些。”

  黛玉似乎是见怪不怪:“这样的事或许是哪家都有几件。如今我们接了过来,总得将以前的给算清楚。”

  惜月又道:“王妃真要等着那三百两过重阳么?”

  黛玉笑说:“哪里等得上。还有几处红白喜事,宫中皇后的千秋。哪里不用钱,三百两只怕不够。先预支出来吧,等这笔钱拿过来再补上。”

  惜月会意,便下去张罗。

  黛玉在窗下细细的描着幅花样,心想这当家主母的威严,她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家里的这些看不见的争斗中,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她不需要对谁颐指气使,也不需要盛气凌人,处处端出王妃的派头,只是也别太欺负到头上,也能和平相处,何必闹得乌烟瘴气。王爷知道了,岂不是更加心烦。

  宅院里自然有宅院的生存之道,总不能想迎chūn姐姐那样,竟被屋里人给摆弄了去。

  第176章:玉归

  重阳将近,又遇上皇后千秋节,黛玉自然换了入宫觐见的装束,带了四个随行的丫头,乘了凤轿而去。

  坤宁宫内,宫中嫔妃,并命妇们都来向皇后庆贺。这次的千秋节办得很简便,一切热闹戏文全部减免了,倒是在花园里举行了个赏jú的盛会。怪不得下面那些公主、郡主等纷纷献宝。就是敦慧也从家里搬了两盆,一盆稀有的绿牡丹,一盆万寿jú。一并让人送了去。

  皇后穿着绣着鸾凤的吉服,与人在园中赏jú,又和跟前人说笑:“每年这个时候jú花开得正好,今年这些花也都料理得不错。”就因为她生在重阳,所以闺名才取了“金英”这两个字。

  众人随行游了半天的园,当中也不知是谁说了句:“皇后娘娘,今天这样好的日子,娘娘的千秋,这些花开得这样好,怎能没有诗作呢。”

  当下便说开了,说谁谁,自幼饱读诗书,博古通今;又有谁文墨极好;又有谁极善吟咏。黛玉便想起湘云一gān人来,若是她在跟前定是个坐不住的,只怕早就诗兴大发,要高声附和了。

  敦慧悄悄的拉了拉黛玉的衣裳:“嫂子怎么没个反应呢?”

  黛玉不想在这样的场面出风头,因此谦逊道:“何必出这样的风头,只说我不会。”

  敦慧却说:“什么不会呀,就是我哥也夸赞嫂子文采了得,何必让这些人给占了先。我可不服气。”

  后来皇后让大家即兴以jú花为题赋诗,自己也做了一首写在上面,黛玉勉qiáng诌了几句搪塞了过去。此番评比下来,都推皇后的那首为上。

  皇后忙说不敢当,又赏赐了一回,黛玉得了一串腕珠,一根寿字银簪,一对宫制荷包。

  待宫中赐宴毕,黛玉与敦慧回府时,却见水溶早回来了。

  黛玉让含烟给自己卸身上的首饰,又换了家常衣裳。转过了碧纱橱,却见水溶拿了本书正歪在那里看,见她过来了,便放下了书,坐正了身子,笑说道:“我听歆儿说。今天王妃在众人前展示了一回。真是件大喜事。”

  黛玉撇了撇嘴:“哪里轮的上我展示呢,也犯不着逞才。”

  水溶笑着拉了拉她的手:“我听歆儿说你得了赏赐,这就很不错了。怎么,你不高兴么?”

  黛玉也从未将这些放在心上,又问水溶:“今天王爷回来得倒还早。”

  水溶道:“没什么事便回来了。”

  夫妻俩坐着说了会儿话,孟一进府来禀事,水溶便出去了。

  来到花厅上,孟一见了水溶的面,忙起身来。

  水溶眉毛微挑,含笑道:“说了没什么事你不用过来了,有什么话,让你的小厮传个口信,何必跑这一趟。”

  孟一站着答话:“荣国府那边传出话来,说宝玉回去了。”

  水溶微怔忙问:“回去呢,他自己回去的?”

  孟一道:“才遇见了他们贾府里的人,站着聊了一会儿便说起了宝玉的事来,据说回去有几日了,是自己回去的。这样就好,省得王爷整日担心。”

  水溶道:“我倒还好,就是家里的王妃……”说到此处,水溶顿了顿,转而又说:“闹出这样大的动静,只怕政老爷饶不了他。也不知他到底怎么想的,走了就走了吧,何必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