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眼里露出难以掩饰的担忧之色来,看向贾元chūn,说道:“子嗣之事,不可尽看身体。亦有那看着身子康健的妇人,竟是一个儿女都没有。黛玉不过是有些失于调养,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病,娘娘不用担心。”顿了顿,又道:“如今有娘娘在,还怕没有好药材给黛玉养身子么?等她成了娘娘的弟媳,不用我们说,娘娘自是不会看着不管的。”
这次元chūn点头了,道:“那是自然,就算她不是我弟媳,看在姑母的面儿上,我也不能看着不管的。”说着,叫了芝兰进来,吩咐道:“上次陛下赐给我的那些药材,外邦进贡的大人参,还有灵芝什么的,都找出来包好,等会儿jiāo给老祖宗带回去,给林妹妹调养身子。”末了想了想,又说道:“那金丝血燕还有多少?”
芝兰回答道:“还有一大包呢,足够吃上好几个月的。”
元chūn道:“都找出来跟药材包在一起,也给林妹妹带回去。每日早晚用银吊子熬出粥来,补养身体是最好的。”
芝兰答应着下去了,贾母站起身来,满面感激之色看向元chūn说道:“多谢娘娘费心了,我代玉儿谢过娘娘了。”
元chūn忙请她坐下,道:“自家人,何必言谢?”
贾母坐定之后,沉吟了一下后便道:“依娘娘的意思,是觉得,黛儿可为宝玉之妻么?”
听了贾母这话,王夫人蓦然一下直起了脊背,一脸紧张之色看向了坐在上方的元chūn。嘴唇张阖了几下,yù言又止。
元chūn默然半晌,暖阁里几乎可以听见贾母和王夫人的心跳声。好几个人的命运,似乎便在元chūn今日的决断之中了。高高在上手握权柄的人,就是有这样的权力,可以决定他人的命运。
元chūn考虑了一阵子之后,终于出言说道:“宝玉的xing子,实在是,难以为人之夫啊……”这话绝对是真心的,其实,宝钗或者黛玉任何一人配宝玉都是绰绰有余。若是真由得元chūn的xing子来,她恨不得叫贾宝玉孤独终生算了。但奈何,她不得不考虑一下其他人的想法。
这话贾母和王夫人两个人都不爱听,在她们眼中,贾宝玉可是要有大造化,配公主也是配得上的。只是到底元chūn身份不同,她们不敢驳斥她罢了。所以两人俱是沉默下来,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元chūn沉吟半晌,而后道:“这样吧,改日老祖宗将宝钗和黛玉两个妹妹都带进宫来,我亲自相看一番。”
贾母闻言微微吃了一惊,道:“此事可行么?她们的身份……”
元chūn笑道:“不碍事的,等会子我向陛下求个恩典就是了。”这点面子,她在皇帝面前还是有的。
听了元chūn的话,知道她在皇帝面前得脸,贾母和王夫人都笑了。原本因为甄家倒台的那点子隐忧,刹那间都消失无踪了。他们家的女儿是堂堂的昭仪娘娘,虽然自己没有生育,膝下却也养着一个健健康康的皇子。怎么想,他们家也不会落到甄家那个地步。
他们的庆幸,还是来得太早了些。
又过了数日,贾母得到旨意,果然便带着黛玉宝钗两个姑娘进宫来了。这一日日头大好,灿烂金huáng的照着禁宫,暖意融融。微微的chūn风chuī拂起行人的发丝和衣襟,痒苏苏的感觉。然而初次进宫的黛玉和宝钗心头都十分忐忑,哪怕是天气如此之好,都不能令她们放松一些。
贾母三人来到华安宫的时候,恰好便遇到了皇帝在这里,正坐在窗下考验七皇子的学问呢!正听到七皇子摇头晃脑的背诵“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时候,宫女来报贾家老太太来了。皇帝听了这话,还是等七皇子背诵完毕勉励了他一番之后,才笑着对元chūn说道:“朕却是来得不巧了,耽搁了chūn儿见家人呢。”
元chūn嗔了皇帝一眼,才道:“谁敢嫌弃陛下呢?怕不是嫌日子过得太好了。”
对于元chūn难得的娇嗔皇帝感到很是受用,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了便站起身来,说道:“好了,我也不耽搁你的时间了,这便去御书房看折子去。”
元chūn也没有挽留,站起身来施礼道:“恭送陛下。”
皇帝伸出两个手指头轻轻弹了弹元chūn凝脂一般的饱满额头,道:“晚上备好酒菜,我来陪你用晚膳。”
皇帝走出华安宫正殿,一眼便看见贾家老太太拄着沉香木玉石镶嵌的拐杖,带着两个娇美少女站在廊下等着传唤。美人他是见得多了,虽然贾母身后的两位少女颇为不凡,他却也并没有多看一眼,径直抬脚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