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歌尽关山几重云_作者:今天也没有出大铁呢(3)

  不只是这次,以后,他都要站在高处。

  牙旗至,正祭开始,念祝词前,太子低声询问杨聆蝉某字读音。

  杨聆蝉低声回答了,虽然他不认为备充分的太子会忘记此字读音,他知道这不过是种让他觉得受器重、才学有施展之处的驭臣手法罢了。

  是的,太子天资聪颖,加之后天努力,各方面都符合一个优秀君主的要求,曾与他畅谈如何改革现有官制,又对帝国其他方面进行点评,颇有一展宏图之志……当真惊世骇俗。

  然而,君主过于jīnggān,大臣就会沦为提线木偶。

  一声悠远嘹亮的号角声拉回杨聆蝉的思绪。

  ——城门,开了。

  深秋早晨的日光忽然刺眼了起来,直直地she过大道,有着盛夏般让人汗流浃背的锋芒。

  人们听见有什么声音,正向旗纛坛阵阵压近。

  起初,那声音被渺远的空间拉扯得像有人持一罐huáng豆摇一摇,一顿,再摇一摇,听来还算清脆,再近些,那声音变得沉闷起来,像硕大铁锤一击一击撞在灼红的热铁砧上,砰砰作响——这时,站在台上的杨聆蝉已经能看见那玄黑方块。

  让人惊讶的时,这支仪仗队选择了步兵而不是骑兵方阵,九百士兵分作九列十行在大道中排开,方阵最前,由主帅骑马引导方阵缓缓前行。

  士兵再高大也不过是人。然而他们整齐划一的步伐,他们铁质沉重的兵甲,碰撞所发之声在空旷的宫城大道上格外雄浑,汇成一屏排山倒海的音làng,击碎了北方清晨的迷蒙薄雾,继而向四面八方飞散袭去,直震得人头皮发麻,双腿发软,错觉地动山摇,巍巍皇城,朱栏碧瓦,竟似也要在这支自喋血疆场第一线归来的军队面前颤抖起来。

  军队接近旗纛坛了,有好奇的大臣忍不住悄悄抬眼打量。这些士兵身着重甲,右手提盾,着手擎刀,皆是墨黑色,唯有头顶那一簇燕翎色白,当真是苍天苍云,玄甲玄兵。只见他们左腿迈,右腿进,上身协调,一步步走得虎虎生风,颇有万夫不当之勇,这样一支军队,难怪能守住天下第一绝关,确实值得赞赏。不过,这次犒军,明眼人都知道,并非为奖励胜仗……

  军队行至旗纛坛前,随着主帅嘶吼般的一声“止”,轰然顿住,仿佛刹那间凝固成石像。

  全场肃穆,依太子安排,下面这一句,由杨少师来说。

  杨聆蝉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迎着无数双眼睛的注视朗声道:“请——单于都护府上都护——燕旗——上台听宣——”

  有那么短如错觉的一瞬间,他觉得马上那个苍云不但看着他,还在对他笑,笑得森森犬牙微露。未束的短发,雪亮的瞳仁,充满野xing的人。

  只听得一声gān脆的“是”,那人翻身下马,将刀盾jiāo予一旁宦者,步履稳重地走上旗纛坛,在太子面前俯身跪下。

  太子展开黑犀牛角轴,开始宣读圣旨。

  “皇帝制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gān城也。尔燕旗,糙起箕裘,承流民社,则式似之,功焉可诬也,兹特授尔为范阳节度使,敕命授其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拱卫国都……”

  统帅范阳地区军事的节度使。

  包括长安在内的,范阳地区的节度使。

  诰命既出,一时全场暗起波澜,群臣心思各异,再无人关心接下来如何百般封赏军队。

  “……钦哉。”太子念罢,燕旗保持着跪姿双手接过圣旨,道了声“谢主隆恩”。杨聆蝉在一旁瞧见太子好像试图与燕旗jiāo换一个眼神,但是失败了。燕旗头也不抬地站起,转身,高扬圣旨,对台下的士兵们喊道:“国祚永存!”

  士兵随之山呼,声如怒涛排壑,势可震天。

  “国祚永存!”一声念尔同袍为兄弟,今世共生死。

  “国祚永存!”二声感汝青天昭明日,君王识国士。

  “国祚永存!”三声嗟大làng淘沙埋英雄,醉卧沙场斥方遒,江山终作古,风流莫辜负,神盾定国纵英姿,血刃斩敌覆贼子!

  2

  典礼结束后,有皇帝身边的宦官传话给杨聆蝉,道是圣上召他去紫宸殿议事。

  杨聆蝉虽无管理上下事务的实际职位,却默认在皇帝与太子间通气,也算得上两边的心腹。和气地回应了那公公,杨聆蝉脱下繁琐礼服,换上朝服及进贤冠,平静走向宫殿群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