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歌尽关山几重云_作者:今天也没有出大铁呢(62)

  发现杨大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燕旗盯着长歌柔波脉脉的眸子,一副任君差遣的亢奋,不,诚恳模样,谁知杨聆蝉道的是:“燕将军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练练字罢,我这里有书画可作摹帖。”

  燕旗一抖,不说话。

  “不想练字的话,认字也可以,我这里有书。”燕旗头上的白毛仿佛都萎靡下去了,杨聆蝉毫无察觉似地伸手摸摸他发顶,温声软语道。

  “另外……”杨聆蝉还想补充。

  “不,杨大人。”燕旗及时出言打断,正襟危坐道,“最近太平久了,士兵们有些懈怠,我决定去突击视察他们的训练qíng况。”

  不管不顾地把各种书册翻出来,杨聆蝉仍道:“燕将军不如改日再去,先……”

  燕旗像对那些纸张过敏一样猛然弹起,严肃道:“不,今日最适宜,距夷人来降刚好过去——我走了聆蝉,晚上再来看你。”

  杨聆蝉也不继续阻拦,笑呵呵道:“那我把用得着的书册整理好,晚上等燕将军来。”

  已经走到帐门口的燕旗看似镇定,实则在抓狂思考不见杨聆蝉的理由,可惜啊可惜,他本来连今晚用什么姿势都想好了……

  月余过去,杨聆蝉不得不回太原,待朝廷封赏雁门关的使臣至时,他即跟随前往——当然,又要归去,这次燕旗因整顿太原城防,与他同行。他们就这样,因公事相见,又因公事分开;有时为私qíng任xing一回,终究不久后各自归位。燕旗去找杨聆蝉,或杨聆蝉来寻燕旗;意外的相聚,或有蓄谋的见面,断续地感受对方温度,陪伴时热烈缱绻,离别时温qíng绵绵。

  距离像酵母,于无奈的别离岁月生发出辛辣,也生发出甘甜。边城chūn花稀,杨聆蝉折一枝新桃相寄,得燕旗提笔回信曰愿绾尔髻。夏来他舍了府邸菡萏远赴雁门,言是避暑事,心绪唯君知,燕旗为他狩猎,与他并辔塞外糙场,绿原放旷,听他歌吟天苍野茫,风chuī糙低见牛羊。叶落知秋,心上秋,离人愁,燕旗与杨聆蝉长亭送别,送出几里仍觉不知足,索xing一跺脚,收拾行装随他去了太原。

  在马车中,燕旗卸下手甲为杨聆蝉捂手,实在憋得闷了,就出去代替车夫驾马,下车时还要亲自扶杨聆蝉下马,围着自家大人兜兜转转很是殷勤。

  范阳有经略、节度二使,使公府却只有一个,本是官宅不全的窘困事,于他二人倒正好理所当然居于一处,朝夕相伴,趣味百般。

  杨聆蝉有很多琴。

  这是燕旗后知后觉发现的,他一直以为杨聆蝉弹的琴都是同一把,直到今日他随杨聆蝉进了阁楼,看见定制的多宝格柜间把把琴摆得整齐,才明白为何杨聆蝉案上明明摆着琴,还说要取琴。

  听他道出误会,杨聆蝉付一浅笑,介意是肯定不会的,是否觉得他傻就不一定了……杨聆蝉边拉着燕旗走边讲琴有伏羲、神农、仲尼等样式,各式区别,乃至当世各名家斫琴特点。燕旗听不懂,也不感兴趣,犹听杨聆蝉絮絮讲说。琴可放在案上弹,维摩桌高度适宜,郭公砖空心共鸣,琴音清泠。但他更喜欢杨聆蝉席地弹琴的模样:脊背弓成一个优美弧度,衣摆如翼陈铺。

  午后天就落起了雪。太原毕竟乃六朝古都,龙兴之地,雪都透着些纸醉金迷的味道,片粒静落,簌簌纷纷,远不及雁门风卷鹅毛。燕旗端端正正坐得厌了,懒洋洋躺下,眼角余光越过积雪窗棂,但见阆苑细柏,奇石亭台,神思慵惬,俨然是个赏异乡风景的道途旅眷。

  檀炉中冒出的冉冉烟缕在冬日里白如牛rǔ,炭盆哔剥爆着,旷远琴音在耳畔飘dàng,燕旗听得倦意来袭,眼帘沉沉,偏头把脸埋进杨聆蝉的绒皮披风中,杨聆蝉未理他,神qíng专注,十指勾抹,宛如沉浸在引商刻羽的烟笼瑧境。秋冬凛冽,弱不禁风的达官贵人总要加御轻裘厚貂,杨聆蝉显然是其中之一。他那披风水滑顺垂,远比边关简陋拼接的shòu皮风麾美观,衬得他长身玉立,加之垂瀑乌发,佩玉锒铛,风致妙不可言。早在为杨聆蝉系披风带时,燕旗就连人带毛揉了个满怀舍不得放手,杨聆蝉脸颊被风chuī得泛红,一双水光融融的眼在睫毛下翕动,温顺任他环抱。

  就着琴曲,燕旗迷蒙睡去。被杨聆蝉叫醒时他有些尴尬,看着自家大人收琴,他默默想了半晌,道:“我能睡着,说明杨大人此曲宁谧安神,引人入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