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忙点头称是,“我想一辈子都跟林妹妹在一起。可是老祖宗你总是不记得打发人去接姑姑她们来。”
“浑说。”贾母佯装嗔道:“现在你们还小,可以一起玩。再过几年,妹妹大了是要嫁人的。”
“那林妹妹可以嫁给我吗?我可以给她盖一座香喷喷的房子让她住。”宝玉认真的说。
贾母认真地说:“你想过没有,如今你林姑父是御使大夫,当朝一品大员。林妹妹是他的独女,掌上明珠。如果你不读书举业,将来林姑父怎么相信你有能力照顾好妹妹?”
宝玉一听这话,陷入了沉思。他以前总觉得自己天生富贵,从来没想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为了林姑父的青睐,他必须发奋读书才是。
“好吧,那我去学堂读书。”宝玉说。
“很好,这一去,一定蟾宫折桂。”贾母笑眯眯地看着孙子。
宝玉本就天资聪颖,一旦下定决心。功课突飞猛进。
贾珍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制作了红白两张大榜,每月定一个题目,让学堂所有人做文章。梅先生作评判,评出红榜三人,以及白榜三人。那贾宝玉、贾兰、贾蓉三人总是占据红榜。那薛蟠等人总是落在白榜。
红榜之人得了好彩头,更加发奋不想落榜,白榜之人怕羞努力进步,那些个中不溜也力争上游想进红榜,一时之间,学堂你追我赶,读书气氛浓烈,再也没有出现以前那样争风吃醋之事。
宝玉下了学,回到大观园,偶然几次遇到林黛玉等都在,就把学堂的题目拿出来,让这群闺阁女子作。还偷偷地把笔墨拿到学堂给梅先生,没想到林黛玉的文章拔了头筹。
“这薛蘅芜的文章做得面面俱到,非常好。但要论风骨,首推林潇湘。咦?咱们学堂有这两个学生吗?”惹得宝玉哈哈大笑。
到了第二年的八月,正值乡试。梅方砚度其学堂诸人才学,推荐宝玉等人去贡院考试。考试一共三天,每位考生单独一间屋子,吃住都在里面。王夫人心疼得紧,叫丫鬟袭人预备了厚厚的棉被、点心、暖手炉等。
宝玉不耐烦道:“不必带这些,我是去考试,不是度假。吃住贡院会统一安排,你们不用cao心。况且三天就回来了。”遂什么也没带,只身去了。
贾母、王夫人等这三天在家里望眼yù穿,也不知考中没有。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尤氏喜得如意梅郎
上回说到梅方砚之原配嫌他穷酸,和离后另择夫婿去了。到如今已四五年光景,把梅老娘急的不行。他家原是旁支,比不得梅翰林家富裕。如今看梅方砚已经有了一门正经差事,又开始张罗着给儿子的亲事。那日因尤老娘死了第二任丈夫,在办丧事。梅老娘与尤家往日有些瓜葛,于是见到了尤老娘的那三个女儿。那尤大是第二任丈夫前妻生的,梅老娘见到,品格端庄,行事大方,倒是个好的,就是这个时候还未出阁未免略大了些。那两个小的是尤老娘与前夫生的,虽有一副好皮囊,举止却有点轻浮。
梅老娘一眼就相中了尤大。那尤老娘与尤大本就没血缘关系,对她的婚事也不上心,于是把个尤大拖成了老姑娘。如今这样的qíng况,当家的男人死了,家道艰难,多个人多张嘴,见梅老娘如此,自然没有不应允的。
尤大被后妈耽误这些年,没成想反倒叫她等到了一门好亲事。梅老娘是个最和蔼不过的妇人,梅方砚满腹经纶,人品相貌不俗。而且,自从去了贾家学堂,因他教导有方,贾敬对他礼遇有加,每月除了月例银子,还另有谢礼。因此日子颇过得,虽不算大富大贵,也算小康之家了。
梅方砚与尤大成亲后,日子过得舒心,面色也红润起来。那尤大每日到学堂送茶饭,把梅方砚照顾得极为周到细致,惹得一gān人等艳羡不已。
chūn去秋来,那尤大有了身子,行动不便起来。可巧那时正是梅先生预备宝玉等乡试之前的备考时间,梅方砚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让尤大忧心不已。实在没法子了,她只好拜托两个妹妹代为相送。
那日,尤三姐挎着食盒婷婷袅袅去了学堂。三姐长得本就是人间绝色,还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双眼睛勾魂摄魄,流露出一种万人不及的风流体态,众人看了都垂涎yù滴,无心读书了。
梅先生见qíng形十分生气,恼这尤三姐不该来。偏这尤三姐是个最火爆不过的xing子,两人当着学生的面拌起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