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安如[围城]_作者:少音书(6)

2017-12-19 少音书

  安如话未尽,便被安意打断,安意努努嘴不甘地说:“妈妈,我同你们开玩笑的呢!安如的这方手帕想是要好的男同学送的,是我误会她了。”

  安如警告的瞥了眼安意,才在父亲的询问的眼神里将里未完的话补完。

  “你的鼻烟壶不是坏了吗?我买新的送你。”

  康成点点头,说句有心。惠娘眼神在两人间不断逡巡,心道:不管如何,女儿年龄不小了,该到许配人家的时候了,她做母亲的是该上心帮女儿注意些好人家。

  流苏

  夜色渐沉,吃了晚饭,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连平时忙于政府应酬的安邦都不曾缺席。因战事紧张,政府忙于内迁,安邦作为行政人员,需随同一起前往内地。

  安邦说战事一触即发,上海已不是安全的地方,只有同他一起去内地才能平安无忧。康成不同意,他说:“许家家业全在上海,要我抛下这一切同你去内地绝不可能,若是上海真沦陷了,我愿同它共存亡。你们若是怕,就随安邦走,留我一人守着这份家业。”康成手握着的拐杖一下一下敲着地面,木与木之间因着碰撞摩擦发出嗡嗡的闷哼声。

  惠娘上前拍着康成的背,抚慰他因激动而起伏不定的心绪,康成面色cháo红,接连咳嗽了好几声,惠娘安慰道:“他爸,说什么傻话,安邦决计是为家人好的。只是你不愿走,我们就陪着你罢,怎么也不会留你一人在上海。”

  安如刚洗漱完毕,头发还没gān完全。在地心引力在作怪下,清水顺着她纤细的发丝慢慢向下滑落,直到及胸的发梢处凝结成了一颗颗晶亮的水珠在静谧的空气中悄然滑落,落在白色丝质的睡裙上,同它融为一体。安如对历史尚算了解,知道上海虽会沦陷,但人民的生活无碍,且许家处在租界,更多了一份保障。

  她在一旁cha话道:“爸放心,我听朋友说,即使上海沦陷了,但保障生活问题不大,大不了战后生活艰苦了些,我们一家人若是在一起,没什么好怕的。”

  只安意对这些实事战争不甚在意,家人在一旁紧锣密鼓地讨论着,她却心不在焉,并不发表意见,修长的指尖轻轻磨砂红木桌面,她时而嗫喏嘴唇想要说话,却又被旁的人打断,只好自己一人生着闷气。

  终于,她等家人大体将事qíng谈完了,抢着一空隙对康成道:“爸爸,我想去留学,也给你拿个女博士回来。”说起女博士的时候安意挑衅地看了眼安如。

  安如长而浓密的睫毛轻掩,挡住了眸间的思量,让人猜不透她在想什么。

  安意想要留学,很难。

  康成是个传统人,即使在证券公司工作十多年也学不会洋作风,他有着所有封建大家长共同的观点:女儿读书太多不顶用。八年前,安如第一次像康成提出留学的想法时,无疑遭到了大家长的严词拒绝。安如平常xing子随和柔软,但倔qiáng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她同父亲足足抗争了一年有余,加上母亲从旁说好话,才让康成勉qiáng松了口,只安如外出留学的一切费用都得她自理,家中不会为她出一分钱。好在安如学业出色,能争取到学校的公费留学生项目,才有了她留学七年的经历。

  因为有安如这个前车之鉴,所以康成表现不出特别地qíng绪来,他道:“如今国难当头,留学实在没用,不如好好待在家里免得家人担心。”

  安意不肯,急说:“为什么安如能留学,我却不能,你这是偏心。”

  “你也莫说我偏心,安如当初留学不曾花家中一分钱,若你能做到,我任你去哪里”,康成的手拐敲了敲地面,由惠娘扶着离了大厅,一场家庭聚会到此结束。

  安意瞪了安如一眼,气呼呼地回了自己房间。安如无奈耸肩轻笑,同安邦打了个招呼也径自离开了。

  康成的话虽听起再公平不过,但却成了安意留学的最大阻碍,安意xing子跳脱,不是个能静下心来搞学问的,学校里成绩本就不算很好,更何况要她拿到人人争破头想要获得的那一两个名额,更是难如登天。不过若她下定决心将心思放在学习上,也不是不可能,但以安意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习惯,这事玄乎得很。

  安意的事由她自己愁去,安如却没有太多等闲心思去管她的事。

  墨绿色台灯亮了起来,昏huáng的灯光下安如凝神专注地执着笔,黑色的硬质钢笔闪着莹莹的光泽,笔尖快速的划过灯光下发huáng的纸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