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我早有定计。”
“哦,那小师叔能否与我说明一下?”
“很简单,首先假意进攻,蒙古人定会出城迎战,然后再将蒙古人bī得弃城往北逃窜,在北方我早已命翊璟率兵列阵等着他们入瓮了。对了无忌,待得胜之后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些蒙古人?”
“穷凶极恶者处以极刑,普通百姓就赶回糙原吧。”
“恩,你这做法也算不错,但称不上好。”
“那小师叔你的意思是?”
“首先,蒙古人比汉人要更为qiáng壮,眼下兵荒马乱,百姓十不余一,即便日后建国也缺少劳力,这些蒙古人便是最佳的选择,修路建桥、开垦荒野都需要人。”
“这……小师叔,这样不太好吧?”
“怎么,你要跟我说宽以待人?这些年行走江湖你还不知道蒙古人是怎么对待汉人的吗?孔子有云:‘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们这样只不过是废物利用罢了。”
张无忌骨子里还是有一丝软弱,不过一是有卫璧多年□□,二则这些年确实见识得有些多,知道了人间疾苦,故此不多时便反应了过来。卫璧见他如此继续开口道:
“其次,我们也不用全部蒙古人,只留下一半,其余蒙古人便将他们赶往西方,让他们追随他们祖先成吉思汗的步伐,无忌你不知道,在极西之地还有许多国家,这些国家虽没有我华夏占地广袤,目前也国力羸弱,但他们野心勃勃,日后怕是会对我华夏子民带来灾祸。我们便将蒙古人赶过去,让他们自相残杀,互相消磨,同时这样也算给我华夏留下一个外患,居安思危。”
听了卫璧的话,张无忌心中震撼,他从没想到卫璧竟为国为民考虑得那么长远,而且从这时起张无忌才真正的理解了卫璧的内心,同时他也从心中泛起了一股为民的责任感。
“小师叔,你这话说得不错,以往是我想得太简单了,一切按照你的计划行事。”
两人又在细节方面商讨了一上午,最终决定第二日一早,由卫璧攻南门、徐达和常遇chūn攻东门、张无忌攻西门,最后朱元璋攻北门,并命朱元璋暗中放水,让蒙古人能够抓住机会逃脱,当然这期间还需要尽可能削弱蒙古军队的实力。
“你能明白最好,那将朱元璋他们叫过来商议一下明天进攻的事宜。”
说完张无忌就出去将朱元璋、徐达和常遇chūn叫了进来,一同进来的还有数位同样名垂史册的大将,个个都是人才,有这样的人才能使得抗元大业得以顺利进行。
“教主,此次大战即将收尾,不过越是这样的时刻越要谨慎。”
常遇chūn是明教内最先结识张无忌的,关系自然也是最近的,因此一般这样的qíng况都由他打头阵,张无忌也不是那种听不进谏言的人,对常遇chūn的话也很满意,接口道:
“这是自然,方才我与小师叔商议了一下,我们是这样打算的。”
接着张无忌和卫璧二人将先前的计划说了出来,众人听了也觉得可以接受。
“现在找你们来是为了商议一下明日攻城的细节。”
“教主,属下是这样认为的,要让蒙古人往北去那自然要将北门空出来,但又不能太过明显,否则定会让他们看出来。这就需要军队绝对的行动力,还要能在关键时刻让路给元军,将他们放走。”
答话的正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统帅徐达徐天德,此人智谋过人武艺高qiáng,颇受重用,张无忌听了开口道:
“徐达说的有理,那不知你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属下不才,厚颜自荐。”
“不错,我就喜欢你这样的直率。天德,我也知你极善行军打仗,那北门就jiāo托给你了,务必要削弱元军并将他们放走。”
虽然与之前计划有些出入,但徐达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甚至更qiáng几分,故而张无忌也无异议。
“定不负教主之命!”
说着徐达起身抱拳行礼,待他坐下后张无忌继续道:
“北门就jiāo给天德了,那南门就jiāo托给小师叔,国瑞和遇chūn攻东门、最后由我进攻西门。此战极为重要,绝不容许有失,你们可知道?”
“属下遵命!”
众人又商讨了一下时间等细节,而后便定下第二日辰时二刻进攻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