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之后没多久,母亲带着大嫂二嫂一起来看她。
阿宁乖乖巧巧地给她们倒茶,递点心,听她们说话。
她听燕洵说过,大哥跟父亲很像,不苟言笑,说一不二,大嫂则很温柔贤惠,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叫做燕晖,八九岁的年纪,xingqíng却像父母一样稳重,是最不需要长辈担心的。
二哥为人斯文,是个白面书生,二嫂却是个糙原上的小辣椒,脾气直率泼辣,连带着他们的儿子燕暄的xing格也是十分调皮,经常带着族里其他的孩子四处胡闹。
她们说的话,阿宁cha不上嘴,只是盯着她们瞧,她瞧着瞧着,却发现话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转移到了她身上。
“三弟妹是金枝玉叶,嫁到燕北这远离家乡的地方,想必心里多少有些委屈。”
大嫂温温柔柔的开口,二嫂利利落落的接上。
“若是心里憋屈,就来找我们说话,千万别客气。”
阿宁看看她们脸上的笑,又看看采薇又是一副不敢说话的样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好。
母亲也笑,拉着她的手,开始聊燕洵,聊燕洵的父亲。
“你别看你父亲这么大的人了,其实这么多年,就是一个犟脾气,说话做事向来直接,总是不小心就伤了别人,为着这事儿,我说了他好多次。淳儿,要是你父亲说些什么让你不开心的话,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采薇急匆匆的打断:“夫人哪里的话,侯爷哪有说什么,只不过公主如今……小孩子,不懂什么的。”
母亲轻拍着她的手笑笑,笑里带了些愧疚,带了些心疼,阿宁看不懂,就也只是跟着笑,简直笑的脸都酸了。
那天,她们走了以后,阿宁突然觉得好累啊,燕北的人都这么累的吗?她突然很怀念跟老大闯dàng江湖的时候了,那时候虽然老是吃不饱,可是每天都很开心,不会像现在这样那么闷,不会总是有人跟她说她听不懂的话,做她看不懂的事。
不过阿宁想,这些话是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说出来的,因为燕洵是一个很小心眼的人,容不得别人说别的地方比燕北好。
有一次她就说漏了那么一点点,真的就只是一点点,她说她很想念和老大一起在大梁国都闲逛的时候。
“大梁的国都可繁华了,燕北就没有那么繁华的地方。”
燕洵一下子就不吭声了,很是安静的吃完了那顿饭。
结果那天下午,她就收到了燕洵差人送来的便装。
“世子请世子妃换上便装,一同出去游玩。”风眠一本正经地说。
阿宁觉得自己脑袋都大了,这个人,也太容易认真了吧。
那天下午,燕洵带着她去秀丽山骑马,那还是阿宁第一次骑马呢。
燕洵给她准备了一匹枣红色的小马,看着阿宁兴高采烈地绕着小马看的时候,眼里的笑意简直要溢出来。
“来,骑骑试试。”
“我不会啊。”
“没事,有我呢。”
燕洵说着把阿宁扶了上去,看着阿宁在马上坐好,牵着马一步步的往前走。
阿宁坐在马上很是新奇,却又有种莫名的熟悉。
“燕洵。”
“嗯?”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我好像会骑马一样。”
燕洵的脚步停了下来,回头看阿宁,目光深沉。
“是吗?”
“是啊,你说奇不奇怪。”
阿宁没有注意到燕洵的目光,没心没肺地冲着他笑。
燕洵看着阿宁的笑,突然想起他第一次教元淳骑马的时候。
那时候,淳儿好不容易学会了骑马,坐在马上喊他燕洵哥哥的时候,也是笑的这样好看。
☆、10
采薇绣得一手好女红,阿宁经常会在采薇做女红的时候缠着她,看着银针在采薇的手里上下翻转,带着那些鲜艳的丝线舞出大片大片的图案。
“采薇,你绣的真好。”
每当她说这些话,采薇的手总会顿住,看着她,用极其温柔的声音跟她讲,公主以前绣的更好。
阿宁总是不置可否的撇撇嘴,她不喜欢别人总是提起以前的事qíng,采薇也好,燕洵也好,他们总是不断的提起长安、公主、少时……
那些时光在他们的嘴里是鲜活灿烂的,好像透着阳光的味道,能听到潺潺的溪流声和清脆的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