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轻声问道:“九哥知道么?”
宜妃笑道:“还没告诉他,等请下旨意再说也不迟。”黛玉点了点头,心里想着到底应不应该去敲这个边鼓,要知道妃子出宫,一走便是几年,只怕什皇恩都会断了,这样对宜妃真的好么?只是这样的话,黛玉只能在心里想想,万万不能直接出说出来的。
不多一会便进了宫,黛玉自然要先去拜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见黛玉显得特别开心,拉着黛玉的手笑道:“玉儿,听说有首歌儿你唱的特别好,唱来给老祖宗听听好不好。”
黛玉还以为太皇太后说的是大福晋教她的蒙古长调,便笑着应道:“好啊,不知道老祖宗想听哪一段?”
太皇太后有些促狭的笑道:“我别的不想听,只想听敖包相会。”
黛玉的脸刷的一下子便红了,她撅起小嘴闷声道:“玉儿不会。”
太皇太后就是喜欢看黛玉小脸儿红红的样子,不由开心的大笑了起来,宜妃想起昨夜康熙和她说的话,也抿嘴低笑,黛玉一看全明白了,这定然是胤禟闹出来的,心想着回头一定要和胤禟算帐才行。
康熙下朝后听说黛玉进了宫,便也来到慈和宫,宜妃一瞧时机正好,气氛也不错,便上前跪倒在太皇太后的面前,恳求道:“老祖宗,臣妾心中极为惦记小十一,求老祖宗开恩,许臣妾去照顾小十一。”
太皇太后颇觉惊愕,她看向康熙,康熙微微点头道:“老祖宗,孙儿也很牵挂小十一,宜妃去照顾他也好,总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孩子,没个亲人照顾也太委屈了。”
太皇太后看着宜妃,低声问道:“宜妃,你心意已绝,不会后悔?”
宜妃抬头看着太皇太后,又向康熙温柔的一笑,点点头道:“臣妾相信万岁爷,臣妾不后悔。”
太皇太后皱眉道:“你去看看小十一,自然没什么不行,可你毕竟还是玄晔的妃子,怎么能一走便是十几年呢?”
宜妃看了看黛玉,黛玉明白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了,便上前对太皇太后笑道:“老祖宗,其实宜妃娘娘也不必一直守着十一弟弟,她可以每年都回来住几个月,陪十一弟几个月,这样不就两全岂美了?”
太皇太后指着黛玉笑道:“好啊,原来你们都套好了话儿,就往我身上招呼……”
宜妃忙低头道:“臣妾不敢。”
太皇太后轻叹一声道:“做娘亲的有谁不惦记自己的孩子,你想去便去吧。记得要如玉儿所说,每年都回来,小的固然要顾,也不能不管我这个老的,我的日子不多了。”康熙忙快步走到太皇太后跟前躬身道:“老祖宗快别这么说,有玉儿这个小神医在,您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太皇太后只当康熙在安慰自己,也没反驳什么,只是揽着黛玉笑道:“其实人活百年终有一死,没什么好怕的,只是若没见到我的宝贝玄孙儿,我可死不暝目。”
黛玉体内有个成熟的灵魂,自然知道太皇太后和自己说这种话是什么意思,可是她的灵魂又不完全是林黛的,还有黛玉本尊的一部分,因此只低头不语,羞的不能说话。
康熙瞧着黛玉羞的不行,便解围的笑道:“昨儿只匆匆瞧了弘皙和净初这两个小家伙,不如让人将他们抱过来,老祖宗先抱着……”
太皇太后笑道:“这话说的极是,苏麻,去毓庆宫把孩子抱过来,把太子和太子妃也请来。”
苏麻笑着应了,忙去毓庆宫请人,康熙笑着说道:“老祖宗今儿jīng神好,何不在湖心亭上设宴,一家子热闹热闹。”
太皇太后笑道:“好啊,宜妃,你去安排吧。”宜妃笑着领命而去。太皇太后拉着黛玉笑道:“玉儿,回头让人将你爹爹和青玉都接来。让他们父子两个在家里,也怪冷清的,你们又才回来,总要让你们父女多聚聚才是。”
康熙笑道:“叫老四去接,顺便将小九叫回来,此番秋狩,他可是散野了xing子,竟是一会儿都待不住了。”
李德全忙去向胤禩传达万岁爷的手谕,胤禛领命出宫,太皇太后又笑道:“将瑾瑜和达兰这两个孩子也叫过来,咱们满人没那些个定了亲就不能见面的规矩。”太皇太后下了懿旨,自有人飞快出宫传旨,不过半个时辰,该来的人都来了。太皇太后一定要求黛玉和胤禟在左右搀扶着她,老祖宗心满意足的起驾,上了长chūn湖畔的龙船,向湖心亭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