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牛雪卿发觉薛梓茹也喜欢展昭之后,她便没再提起过。而薛梓茹,更是从未提起过自己喜欢展昭。虽心照不宣,却从未如今日这般坦诚过。
沉默吃糕喝酒,蛋糕吃完,酒喝空。
一日过去。
七夕、中元之后,中秋将至。太宗皇帝把中秋与新年、端午列为三大节日。端午的那几天,牛雪卿恰巧在忙案子,加上她本身不爱吃粽子,对赛龙舟也无甚兴趣,倒也没甚所谓。
不过中秋,牛雪卿却是要好好过一过了。
毕竟,月饼那么好吃。
“夏天又过了。好像还没做什么。”牛雪卿有些感慨。
“谁说的?你不是认识了我嘛。夏天有什么好,怪热的。”
“嗯……因为夏天一切都是最qiáng壮的啊。过了夏天,一切都走下坡路了。”
“谁说的?秋天也很好啊。你看,秋天的这些果实,又大又圆,不也是最qiáng壮的吗?”薛梓茹挑着摊子上新下的梨子。古代保鲜、运输技术都有限,瓜果只有应季的。所以水果最多的季节,便是秋季了。
“我家乡是幽州。”牛雪卿压低声音,“就是华北那边,chūn秋季很短,所以我对chūn秋季节没什么感受。不过开封的chūn季,的确是秋高气慡,景色宜人。”
“我家乡那边四季差不多长,我倒是不觉得开封的秋天有什么特别。”薛梓茹随手尝一颗葡萄。
两人今日上街是为了挑些瓜果,薛梓茹是应了厨房大婶所托为府里添置,牛雪卿则是买一些给自己和朋友吃。
“我听人说,这月份正是喝酒的时候。我们虽是女孩儿,不过咱们买好了以后,还是找个酒店坐坐,凑个热闹吧?”薛梓茹提议。
“好啊。”牛雪卿虽不爱喝酒,但她曾看过《东京梦华录》,中秋时节正是上新酒之时,家家客聚如cháo,她也想感受一下。
石榴、梨子、栗子、葡萄、枣子、橙橘,二人挑了许多,找了家酒店歇脚。两个年轻姑娘,便只要了壶果酒。
“阿雪,上一个中秋节你在作甚啊?”
“赶着往开封走,没大注意中秋是个什么光景。”
薛梓茹压低声音:“我之前也没顾上。这里的中秋节,吃月饼吗?”
“我虽然没见过,不过看过一些资料。这时候的文人会吃,不过所有百姓都在中秋节吃月饼,那是明朝的事qíng了。”
“原来是这样。那中秋还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活动啊?”
牛雪卿想想,将记忆里《东京梦华录》中秋的一节想一想,讲给薛梓茹。
“这样有趣啊,真是期待中秋佳节。”
牛雪卿喜欢吃月饼,虽然这个时候月饼还没有流行起来,但既然有人吃,她便也想做。
问过,原来公孙舞就会做月饼。公孙舞也喜欢吃,研究了不少种馅料。
小饼如嚼月,中有苏和饴。
虽然吃不到牛雪卿最喜欢的蛋huáng莲蓉馅,但有如此多的种类,牛雪卿已经很知足了。
跟公孙舞学了做法,又上街挑了些好看的模子,牛雪卿每样都做了一些。一些送先生和大人,一些给公孙舞,一些给薛梓茹,剩下的留着和薛梓茹中秋晚上吃。
中秋夜。
宋代中秋有放水灯的习俗。电视剧里常常有放河灯的画面出现:平静无波的水面上,点点烛火如星光般铺洒,河岸边一对对有qíng人将手中的花灯带着寄托,放入水波之中。多么美好的画面,牛雪卿和薛梓茹也不会错过。
河岸边有许多卖河灯的。大多是莲花造型,只是大小、颜色深浅不同。牛雪卿和薛梓茹挑了半天,方选了两只。
河边人远比电视剧中的要多,寻个空当不容易,好容易挤进去,忙将河灯放下,双手合十许个愿。
薛梓茹想:希望展昭能够喜欢我。
牛雪卿想:希望展昭能够平安。
放了河灯,便是到酒楼抢座位赏月了。
两个姑娘运气好,恰坐上靠窗的雅间,便想着多花些钱。因着问过人,本就打算通宵赏月闲聊,于是没少点东西。
“螃蟹季节到了,我们要两只蟹酿橙吧?”牛雪卿提议。
“好啊,再要壶石榴酒喝。”
“你倒是很喜欢喝酒。”
“现在店里又没有什么饮料可喝,只能喝酒解闷了。”薛梓茹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