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有些动容,继续问道:“伤你多者亲,你当若何?”
黛玉霎时委顿坐于蒲团之上,又楞了好半天才道:“是非恩怨分明,上善若水。”眼里有雾,不知是心里涌上泪来,还是原本两眼水润。
妙玉暗点头,一甩拂尘回身,见黛玉凄楚,伸出手去扶黛玉道:“林姑娘,你是聪明人,你必猜到什么?只是天机,切记了。”
黛玉伸出纤纤玉手搭在妙玉的素手心里,轻轻立起,道:“既容不得我,我能去哪里?我来陪你如何?”
妙玉摇头道:“不可,但等那柳岸花明又一村。”
妙玉与黛玉并立,两个妙龄女子,青chūn少女,就这样默默无语。妙玉取了《地藏菩萨本愿经》,jiāo在黛玉手中道:“你拿去。”
黛玉默默接过,妙玉不说,她也不问。
妙玉轻轻叹息一声:“我也要多谢你。”
黛玉柔声道:“我明白,你何必如此。”她们两人其实是心有灵犀。
原来妙玉心中也存着一团乱麻,纠纠结结,越理越不清,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
她对宝玉的冷淡正是想掩饰心事,她查觉出自己对宝玉的另眼相待,是存了出家人不该有的喜好之qíng,这是修行之人不该有的qíng结。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撵了王夫人口中的狐狸jīng,对妙玉来说,不能不说是当头棒喝,警醒了她的心。对月思索,把自己心事看清,只是她有些放不下。
一遍一遍地诵读经书,警告自己不能多想,可是她还是思绪如cháo,不可抑止。
闲来无事,她掐指一算,算到宝玉与黛玉有劫,虽不知细节,却是极不吉,不知结果。她想问一问事到临头,闺质弱女林黛玉究竟会如何处之?这一问,便解了她纠缠不清的心结,心头豁然明亮。
妙玉一笑,再无纠结,心竟是无尘染一般,从此光明磊落,坦坦dàngdàng,邪念不生。
原来修行不全在经书内。
妙玉便亲自送黛玉出栊翠庵,吩咐小尼,送黛玉到潇湘馆。
再说宝玉将签带回,笑对贾母道:“老祖宗,是林妹妹求来的签,是上上签,咱府里要有喜事呢”。
老太太合不拢嘴点头笑道:“难道是你老子有什么喜事不成?果真如此就谢天谢地了。”
众人纷纷来看签纸,见是上上签“喜鹊登枝”,放下心来。好容易挨到掌灯时分,贾政果然满面chūn风回到府里。
贾政先到贾母房中告罪,言是升了官,即日办jiāo接事宜,不日到新任。
第9章 坠若孤魂
且说宝玉将纸签带回,众人围拢来看过是上上签,放下心来。
王夫人听说是林黛玉求的来吉签,面容一动,心中微不快,想道:大姑娘真不自重,怎么又单单和宝玉在一起。
邢夫人笑道:“还是外甥女儿有面子呢。”
王夫人勉qiáng裂开嘴,笑容还未扯开,面色即一端,自思道:宝玉也是不争气,做什么又去找林丫头?
心中暗恼道:为什么宝玉偏偏对大姑娘比对宝丫头近呢?
她心中更乐见宝钗和宝玉亲近,宝钗对宝玉关心,才显得亲戚间和睦相亲。她暗中细品过宝钗与黛玉,那林黛玉原也不错,伶俐可人的,论灵气、模样,宝钗不如她,论沉稳、大方、持家与处世,宝丫头要qiáng过林丫头。
不过,在王夫人眼里,自然是看宝钗顺心,自己亲妹妹的孩子,再不济也是宝丫头亲,何况以她的眼光来看,宝钗在女孩们当中是个中翘楚。
她也不是不疼林丫头,就是看不惯老太太待她和她儿子宝玉一样重,而且林黛玉千不该、万不该和宝玉走得太近,媚惑宝玉。也亏了宝钗时常提醒于她,宝玉处处在意那林丫头,再加上忠心奴婢花袭人一番肺腑之言,让她更加有了主意。任是谁,也不能夺了宝玉与宝钗的名头去。
这一回抄检园子,撵了那些不安分的,她王夫人的意思已经表明的很明显,今后看谁还敢打宝玉的主意?
邢夫人看看老太太面露喜色,也转了脸色,笑道:“老太太放心吧,只管等着好消息进门吧。”
众女眷耐下心来等贾政的消息,便已不似方才那样如坐针毡了,房里的气氛也轻松起来。
且说林黛玉从妙玉那里款款走回,脑中不断想着妙玉方才的古怪问话,她虽不能完全明白妙玉的禅机,隐约感到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