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心里一悲,凝眉问道:“表兄,你到哪里去?”
宝玉木然淡笑道:“林妹妹将来是要做神仙的,宝玉一俗世之人,只有出家修行,才能与林妹妹同行。”
黛玉不解道:“表兄又犯痴了,你走了,太太不是要伤心,宝钗与袭人怎么办?”
宝玉消瘦的容颜没有丝毫表qíng,冷冷道:“那是她们的事,没有我,她们会活得更好。”
黛玉摇头道:“你怎么能这么想,不可” 却听见水溶低沉温柔的声音道:“玉儿,快醒醒,做恶梦了不成?”
原来水溶见黛玉不安地翻身,走近前来轻声唤醒她。
黛玉微启双目,见自己身在榻上小憩,一脸柔qíng的水溶就见眼前,心里一安,轻声道:“师兄,我梦到了宝玉,他出家做了和尚。他不是中了进士吗,怎么将一切全都抛了,太太她也不顾,未出的侄儿侄女也不顾。”
水溶拨开黛玉面上的发丝,沉声道:“玉儿,我是怕你知道了担心,所以才没告诉你。贾宝玉已失踪了半个月,贾府也已被抄。外祖母、贾珠家人,四姑娘与巧姐儿现都在大观园里,其余人都关押在牢里,等候发落。”
黛玉长叹一声,这一天终于来了。
黛玉虽说不愿管贾府之事,也知道抄贾府是必不可免了,真听到了消息,心中不免还是有些黯然。那样一个百年望族,顷刻间散了,她曾在那府里生活过十来年,怎么能不生出一丝伤感?
黛玉直起身子,对水溶说道:“师兄,明日陪黛玉到寺里上香,但愿贾府人伏罪后能够平平安安。”
水溶点头,轻捏她娇嫩如水的面颊,说道:“到chuáng上躺着吧,在chuáng上更舒服些,晚上想吃什么,我安排下去。”
黛玉一笑,下了贵妃榻。
宝玉因何出家了呢?
原来贾宝玉中了举人之后,贾府上下无不一片喜气,尤其王夫人,终于出了口气,不觉腰板也直了不少,真是chūn风得意:女儿是皇上的贵妃,又怀了龙子,儿子宝玉中了进士,前程似锦,谁还能qiáng得过她去?再品赵姨娘,女儿探chūn也不过是个侧妃,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儿子贾环,一身猥琐,读书也不用功,整日胡混过日子,哪有半点福禄之相?此时再看贾环,怎么看都与宝玉差得远。不过王夫人还是得承认,贾环长开了许多,也长高了许多。也许由于赵姨娘的缘故,贾环相貌与气质比宝玉差得远,但毕竟也是侯门之后,比起别人来,出身还是不低的。
而那宝玉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之qíng,他依然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宝钗与袭人已有了九月的身孕,不几日就要临盆。府里的诸事其实都是李纨在管理,宝钗只是拿个主意。可惜,宝钗只图给下人的好处与带来的名声,见到下人婆子们聚赌做错事,全都推到王夫人身上,一概不得罪人,下人们婆子们渐渐不把她当回事,也不惧她。府里却是一团乱乱糟糟。
那宝玉赴过了御林宴,打马御街前,心中唯有一点憾事,无人与他共享蟾宫折桂的喜悦。听了几日的阿谀奉承,也有明褒暗贬,宝玉觉得很累。回到家,迎他的是宝钗与袭人二妾室,二人含笑问他见了哪些达官贵人,宝钗不失时机地在贾母与王夫人面前高扬了声音谆谆教导于宝玉,言道身份高的人该多jiāo,凡事计较的人无论身份高低都不能得罪,官职低的人不必理睬,尽可以踩着。宝玉冷冷听着,心冷到了极点,也不顾宝钗心中痛不痛快,鼻子哼了声,挥开宝钗上来为他整衣襟的手,大步走开。他和宝钗越来越远,宝钗永远走不进他的心。
那一日合书拄臂浅眠,不知不觉来到一处神仙所在。嘤嘤鸟语声中,宝玉两眼睁开,早不见往日病愁,看见林妹妹坐在菱花镜前梳妆,他起身未着履,蹑手蹑脚走到林妹妹身后伸出双手蒙了林妹妹双眼,林妹妹柔软的手放在他双手上,嗔道:“宝玉,别闹了。”
只听俏语娇音满室闻,他看向镜中,镜中的林妹妹面如芙蓉,眉如柳叶,旁边是他面如满月,他面上眉角眼梢都是笑意,他执起林妹妹的手,四目相对,含qíng脉脉,林妹妹羞得低下头,他执起画笔,轻轻为林妹妹画眉,画好,起身退开身来看,林妹妹细眉入鬓,娇羞无限。他喜笑颜开。他们执手起身,并肩到院中,院中满园芬芳,香气扑面,他随手摘下一枝鲜花,cha入林妹妹发鬓。夜里月光朦胧,西窗下,烛光摇摇,他与林妹妹共话读书,下棋、猜谜,真是无限乐事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