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闲聊半日,女眷那边总算点好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十二个小戏子匆忙妆扮起来,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慡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再看台上扮演形状,一个个歌有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做尽悲欢的qíng状。
宁珊对听戏不是很有兴趣,但也承认,这老太太不作妖的时候也的的确确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不论吃穿,还是度用,又有戏曲,还爱游园,是个极懂生活乐趣的。一般说来,能把日子过的惬意的多是聪明之辈,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本该聪明的老太太却在二房这件事上糊涂到了极点,简直就是撞塌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架势。
难道那宝玉生来带的那块玉就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把一gān人都迷的神魂颠倒,以他为尊?这块玉是能帮他科举呢,还是能帮他征战?宁珊好奇不已,忍不住问贾琏道:“你那个堂弟,贾宝玉的那块玉,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贾琏回道:“我也没认真看过,只知道是一落糙就衔在口中的,若说特别,大约只是来历十分特别罢了。别的,还真没看出有什么灵验。”
一旁贾赦听了,大包大揽道:“珊儿你可想瞧瞧清楚,我这就去让他送来给你瞧。”说着,也不等宁珊拒绝,冲着对面就喊道:“宝玉,你那块玉拿过来,让我们鉴赏鉴赏。”说完,猛想起来,又加了一句:“你宁大哥想看。”
宝玉一听,不等史太君发话拒绝,立刻颠颠儿的摘下来,亲手捧着给送了过来。宁珊见他这般殷勤,也不好冷脸,更兼十分想把他从自己妹妹那堆儿里拖出来,便给了个笑脸,拍拍身边椅子,道:“略坐坐,待我细瞧一番。”宝玉麻利的贴着宁珊坐下了,还回了一个梦幻般的傻笑。
宁珊微微拧一下身子,离着宝玉略远一些,可明面上看却是想借着光线看清楚的样子。只见他把那块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苏,五色花纹缠护的玉石托在掌中,迎着日光细细读出上面的文字,正面乃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则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若真照着这上面所说的,倒的确是个宝物。
可是贾家怎么就敢给宣扬出去呢?连皇帝都盼着仙寿恒昌呢,皇觉寺还不能保证除邪崇,大理寺也不见得一定就能疗冤疾,钦天监也不敢说自己就能预知祸福,这块宝玉倒是大包大揽了全部,也不怕皇家以文字狱下罪?又或者是,正因为有了这块玉,怕会招来祸患,因此故意把贾宝玉养成一个废人,让他文不成武不就,连人qíng世故都不通,就这么浑浑噩噩一辈子,也能得个寿终正寝?
这么一想,此人倒有几分可怜了,就为了一块不知道是真是假哪里跑出来的玉,一辈子都要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庸才。男子汉大丈夫,一生活成这样,也着实憋屈。有那等有血xing的,早该抹了脖子,再去投一胎算了。
这却是宁珊高看贾家众人的智商和贾宝玉的胸襟了,人家巴不得把这块玉宣扬的全国皆知,还以此洋洋得意呢。宝玉更是喜欢混在女儿堆中,倘若他知道因为这块玉,他一辈子不用走科举入仕途,准保一天三炷香的供起来,再也不会随手发狂就砸了。
第123章 怼怼要么
宁珊浮想联翩, 看的时间就有些长了,宝玉见状, 涎着脸凑过去, 主动帮忙注解道:“我这一块是落糙时衔在口中的, 也不算什么稀奇,宝姐姐那里有一块金锁, 乃是一个圣僧给她的, 连带着一副海上仙方并八个字, 和我这个倒恰是一对。她的就写作——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说着,就要跑去找宝钗要她的金锁看。
宁珊急忙制止了:“姑娘家的随身东西, 还是不要看了。至于是不是一对,那也是你俩的事qíng,我管不着, 也没兴趣, 顺便的, 这玉你且拿回去吧。”
宝玉却笑嘻嘻道:“宁大哥哥喜欢这蠢物, 是它的福气, 我一见宁大哥哥便觉亲切,好似我亲哥哥一般,不若就送给你了。”
这边的对话,顺着水, 配着乐曲之声, 飘飘摇摇的就传到了对面。先是宝钗听见宝玉大大咧咧将她的金锁说了出来, 还说出了“乃是一对儿”的话语, 又羞又悔,几乎落下泪来,生怕宁珊就此误会了她是个不检点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