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长房大爷传_作者:法式杂鱼汤(288)

  宁珊微微一笑:“不过是个噱头罢了,谁还能真是神不成,我也不过是个ròu身凡胎的,只是祖宗保佑,又有皇恩龙气庇佑,侥幸得胜罢了。倒是大胜了之后,我从那茜香国得来了两样高产的种粮,分别叫做番薯和玉蜀黍的,带回来后便在我自己的庄子上试着种了,收获得倒也不错。因此想着,是不是可以借别人家的地也种一种,试试看,是否各类土地,各种种法,收获会有几多不同?”

  刘姥姥听到“高产种粮”就瞪大了眼睛,再听宁珊的意思,是想让她用自家的地帮着试种,激动的不得了,连连道:“这话当真?真是好粮食?还用我们家来种?好大爷,你可别唬我这老婆子才是。”

  宁珊道:“如何唬你,这两样,不但我的庄子上有种,父亲的庄子上也种了些,还有我在北疆边城也买了地,让人去种植,父亲在江南的田地也用来试种,收成都比现有的大米小麦高许多。因此我想着,是不是也可以让寻常百姓来种一种。”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高产种粮他一早就jiāo到两皇手中了,可是皇庄上那些滑头们生怕新粮食推广起来会打破原有的胭脂米、碧粳米的市场,因此不肯出力气,边种边毁,因此收获的成果还不如现有的,两皇见状,只当是这东西离了茜香国便不能成活,自然也不会向全国推广新种粮。

  然而宁珊送到北疆托黎老将军种下的番薯和玉蜀黍却获得了极大的丰收,成为将士们军粮的一部分。本来黎老将军要上报给朝廷,却被东平王死活拦了下来,只为了不再给宁珊增加功绩,便扣下了黎老将军的折子,让高产种粮推广不出去。

  宁珊看不下去两皇的短视和东平王之流人物的德行,便想着gān脆自己向百姓推广。在北疆边城和西海沿子,这方法很成功,人们听说是“战神”带回来的高产种粮,都十分信任,肯播种下去jīng心侍弄。但是宁珊的名号毕竟还没有传到南方去,何况南方富饶,根本不缺粮食,却反而多出许多偷jian耍滑生怕出现任何妨碍他们现有生活的改变,因此在南方,很难靠个人的力量推广成功。

  宁珊便想着,索xing从京中着手,找京郊的,肯接受新式粮食的百姓,先种下去,待得将来出了成果,不需要宣传,百姓们自然都肯抢着去种了。正在想该如何招收肯帮忙推种的人时,刘姥姥便自己送上门来了。宁珊一眼就能看出,像刘姥姥这样有年纪又有见识,敢领着个小外孙就独自上京找高门大户攀亲戚的老人家,在村子里说话多半是有些份量,不如托付给她,让她先在他们村子上推广种植。将来附近的村庄看到了收成,自然一传十,十传百,迟早能够在百姓中广泛推行下去。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宁珊也有先给出保证:“若是这粮食果然收成不好,让你们明年的日子不好过,我这里自然会有补偿。等会儿便叫账房提一千两银子给姥姥,凡是肯种我这新粮食的庄家,都可以领取一笔钱,叫他们足够过上一年的,以防这新粮食产量不高,耽误了你们的收成。”

  刘姥姥惊得连连念佛:“这可不敢,我们不过舍出几亩地,种一种这新粮食罢了,可不敢要那么多的银子。”

  宁珊安慰她道:“不独是给你的,只要你们村子,甚至周边村子,谁家肯种我这新式种粮,就给谁家一笔钱。你们庄户每年需要多少银子才够吃用?”

  惜chūn冷不丁cha嘴道:“我之前听姥姥说,要二十两。大哥哥,你那一千两可以买五百户人家了。”

  刘姥姥也点头道:“只多不少,毕竟庄户也不是全靠种粮食的收成,我们也会种些别的,农闲时节也会做些其他活计,要我说,一家给十两,也足够了。”

  宁珊虽然不是不知民间疾苦的纨绔子弟,但是也不知道一户庄家只要十两银子就可以打发一年,一时有些错愕。他家里的三等丫鬟一年的月例也比这多些,主子们更不必说。不过倒也是这位姥姥够诚实,不然谎报一些,她至少能够墨下一半,说不准还可以更多。那真是一辈子都够花得了!

  感叹了一番刘姥姥的诚实,宁珊更加放心将这件事jiāo托给她去办了。刘姥姥也是信心十足的要帮战神大爷办好这桩差事,就差写个血书来表决心了。

  双方洽谈甚欢,遂搁下这个话题,共饮一杯,预祝成功。迎chūn早已备好宴席,大家入座。刘姥姥这回不止是挨着邢夫人坐了,宁珊视其为合作伙伴,待遇一下子就提高到可以上桌共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