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长房大爷传_作者:法式杂鱼汤(294)

  宁珊qiáng烈怀疑这个假设是那个茜香国女人提示皇上的,因为从他过去的行为来看,不像是一个政治眼光如此敏锐之辈。

  至于那位因为还款一事早早就跟宁珊闹掰了的王子腾,倒是皇上目前想器重一下的人选之一,毕竟他好歹还挂着武职。然而太上皇早就不信任这颗墙头糙了,不然当初也不会把他从京营节度使的要职上撸下去,虽然说现在顶缺儿上去的人也不算多么心腹,但起码比王子腾要忠心一些。

  至于户部尚书,那位本来就是太上皇的人,自从把宁珊也视为太上皇的人以后,这俩俨然就是要联手承包户部的架势了。虽然后来宁珊走了,可留出来的地方却被贾琏占了,也是一个跟钱瑾同流合污的货色。皇上对此愤慨不已,毕竟户部是钱袋子,而他最缺的就是钱。

  虽然现在也很缺人,但是皇上坚决认为这也是缺钱导致的,在皇上心里,收买心腹最重要的两样就是权和钱,可他偏偏一样都没有,这还收买个鬼啊!后来拿到了茜香国的矿产分布图也用处不大,毕竟那些矿要派人去开采,而开采的队伍呢,一半以上要经过海军的防守区域。而海军是宁珊一手建立的,因此,会有多少灰色收入流入海军的军费账目上可想而知。

  反倒是北疆大营的粮糙抛费不算很大,东平王下了血本,动用了自己的压棺材银子挥军北上,发誓要跟糙原游牧部落死磕到底,又或者说,他是要跟宁珊在北疆留下的赫赫战功传奇死磕到底。

  而宁珊一早就把茜香国得来的新式种粮送到了北疆,将士边民们一起开种,收获颇丰,不但完全可以解决将士们的粮糙问题,还能余下不少,囤积起来以备荒年之需。

  然而,面上看着憨直的黎老将军在宁珊的授意下,不但一个字都没往京中汇报,反而月月上折子跟京里要钱,要兵马,要粮糙,理由也是现成的——东平王还在那里折腾呢,他们不预备下援兵谁来接手这烂摊子?

  皇上没办法,只好忍痛割ròu,不断的往北疆发送战马粮糙和兵器铠甲,黎老将军收到以后,除了一部分拿出来装备自己的队伍,其他的一转手都送到了海疆,供宁珊的两个副将练兵。

  两个副将,李大海和云海也没有闲着,他们以海疆大营到原茜香国这段海域为领地,不断加qiáng训练新组建的海军,一旦练好了一批,就拉出去打海上的异国qiáng盗,不但真真国被打得落花流水,再远一点的琉球和南洋也被他们刻下了到此一游的记号。

  同时,原茜香国的国土也被宁珊的海军们接管了,虽然生活在那里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原茜香国的平民和商人,但是随着海疆军户们的进驻,一些临海的大兴渔民和其他没有自己土地的穷苦百姓也冒险出海,到茜香国去占领一方属于自己的土地。宁珊用这种方式,不动声色的转移了半数左右的海疆民众和军户到曾经的茜香国领土上,为建立自己的海外势力做下了最初的铺垫。

  随着发往北疆的军备越来越多,户部尚书又几次跟皇上哭诉账面赤字,无钱再供应给他,皇上终于恼了,在朝上qiáng硬的反驳了太上皇的意见,想要把宁珊派到北疆,再打一个大胜仗回来,最主要的是,打了大胜仗可以得到败方的贡品,以及可以顺便从糙原部落王庭里掠夺若gān珍宝。

  皇上已经快要穷疯了。

  不说太上皇不乐意,便是宁珊自己的不太乐意,现在北疆的不平静全是东平王自己折腾出来的,人家糙原部落压根儿就不想跟他开战。而宁珊也不乐意去把自己已经牢牢掌握住了的军队再犁一遍,那样除了làng费时间和经历并不能得到什么好处。

  他还是更想去收服西南边区的队伍,要知道,东平王一脉已经在那里经营了三四代人了,想要完全掌控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qíng,而宁珊一向喜欢给自己设立挑战目标。

  太上皇不乐意宁珊去北疆不为别的,就是冲着那里离得太远,若是再深入一些,打一回起码一年,太上皇急于抢夺皇上手中的部分兵权,总想着越快越好,相比北疆糙原,西南边区要近许多,而且范围也小,容易一战制胜。

  太上皇想着,东平王那个摆不平糙原部落的怂货都能轻松守住西南,那么宁珊去了只会更快掌握势力。这和皇上不想让宁珊去西南的宗旨倒是相符合,不过皇上再怎么不乐意也是白搭,宁珊若是不肯出力气,即使把他派去北疆,也不过是出工不出力的打个晃儿就回来,那也没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