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是在史太君主动登门求见璎华公主的时候才见识到这个儿媳妇的好处的。
史太君在家里等了好几天, 也不见宁珊那边有派人来打声招呼的意思,又见他们新婚不过三天就上门接走了贾赦一家四口外带两个拖油瓶——贾赦、邢夫人、迎chūn和贾琮以及随行陪伴迎chūn的惜chūn和黛玉——当即了悟, 人家根本就没把他们当亲戚看, 巴不得老死不相往来呢。
这可不符合史太君的预期,对于从那个huáng圈子里出来的人,史太君以及二房一家子都报以极高的尊敬和憧憬,特别是听说在临出嫁前那大半年里,璎华公主非常“受宠”, 连当着太上皇的面甩甄贵太妃耳光都没有受到半句呵斥;在皇上面前把他的新宠茜香国新贵嫔骂的狗血淋头还擅自越过皇后惩罚后宫嫔妃也没有遭到责备,这让史太君和王夫人都在心中涌起一股希望——若是这位公主肯帮她们家元chūn说几句好话, 指不定这一宫主位的凤冠就到手了呢。
于是, 史太君主动递上帖子,表示想拜访新娘子。
璎华公主拈着那张请帖,长驱直入书房,冰冷的声线里扬起一丝好奇和看热闹的兴奋之qíng:“宁珊, 让她们来么?”
宁珊以手加额, 低头挡住嘴边一缕宠溺的微笑,平淡道:“你若是乐意,就让她们进门,若是不愿意,就叫她们滚蛋。”
直呼其名是两人在成婚之前就商量好的, 宁珊固然不喜欢被一口一个“驸马”的叫着, 璎华公主也对于自己的公主身份没有半点好感。但是宫廷出身让她注定不可能像普通的小妇人那样称呼驸马为“相公”、“夫君”等等, 何况宁珊也不愿意让璎华公主陪嫁过来的那些不知道是谁的探子们发现两人感qíng融洽这个事实, 于是,两人不论人后如何,在人前一直都是一个叫“宁珊”,一个唤“璎珞”的。
贾赦曾经试图以过来人的身份教宁珊如何对公主表示亲密和爱意——他让宁珊用温柔一点儿的声音,更加黏腻的称呼公主的闺名,或者gān脆小名,宁珊至此方才对于这个混不吝又无能的老爹当年到底是怎么收服他那位将门虎女的娘亲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完整且正确的认知。
璎华公主两根手指拎着那请帖,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才甩手递给华嬷嬷,自己捻起面前银盘中盛着的一块凤凰粟米糕,一口咬下,唇齿留香,不由得惬意的眯了眯眼睛:“按说看你对他们的态度,不见也罢,不过我十分好奇,那户人家是怎么有本事欺负父亲大人多年的,因此倒想见上一见。”
正埋头于点心盒中的贾赦听到那声令人振奋的“父亲大人”,急忙抬起头,顾不得嘴角边的点心渣,就啰啰嗦嗦的控诉起来。
璎华公主秉承的原则就是宁珊对谁好,她就对谁加倍好;而宁珊讨厌谁,她就毫不留qíng的甩巴掌赏脸色。从宫里转了一圈,象征xing的回门之后,璎华公主就在护国公府的大堂里会见了一脸讨好之qíng溢于言表的贾赦一家四口。
当听到贾赦被宁珊称呼为父亲之后,璎华公主毫不犹豫的一个大礼行下去,也叫了一声父亲大人。贾赦当即激动的热泪盈眶,哆哆嗦嗦跟中风似的冲到自己房间里,从多宝阁上抱下来一堆古玩把件,堆到璎华公主面前。一惊一乍的把本来都很熟悉他作风的邢夫人都吓了一跳,继而就心疼起那堆物件儿的价值来了。
邢夫人也得了一句老太□□好的问候,心满意足的不再计较贾赦的大手大脚了。
迎chūn则是刚一见面便被委以重任,战战兢兢的接下了公主府的库房钥匙,被迫承担起两家管事的众人。
贾琮作为全家最小的孩子,从公主那位奶嬷嬷那里得到了一个份量不轻的红包——公主本人对于见小姑子和小叔子的定式毫无概念——兴兴头头的回书房学习去了。
黛玉和惜chūn则没能得到公主一个眼角的关注,宁珊也只是让迎chūn看着安排,于是两人就稀里糊涂的住下了。不过这样倒是很符合她们素日就想要低调的原则——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太高调了没有好下场。这里尤其着重qiáng调被宝玉其人重视,那就意味着跟个人隐私和闺名清白统统宣告拜拜。
正是因为太过于了解宝玉和史太君的为人及心思,黛玉在贾家二房约好上门的日子里借口身体不适,躲在屋中,闭门不出,还顺便扣下了惜chūn在灵纱院里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