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长房大爷传_作者:法式杂鱼汤(531)

  不过宁珊登基以后就把升平署解散了,那些太监除了自愿留在宫中伺候的,其余的也都赐金还家了。但是他疏忽了宫廷宴饮需要舞乐助兴,初一的宫廷鼓乐都是经由内务府提醒临时召集起来的。如今家宴不需要那么盛大的场面,想找个小戏班听戏都没有,只得去外面叫一个。这个班子初次被叫到宫中来表演,既兴奋又恐慌,唯恐被嫌不卖力气,一概唱念做打无不花十二分的jīng力。宁珊其实不怎么看得懂戏的,不过大年下的又没有其他玩乐,也只能听戏了。

  贾赦倒是听得摇头晃脑,还不时跟着打拍子和曲子,一脸兴致盎然。璎华也是听不懂戏的,跟邢夫人两个坐在一边低声聊天。迎chūn和惜chūn也有一眼没一眼的随意看着,大部分时间都是凑在一处悄声说话,黛玉一脸落寞的看着角落,不知道又想起什么伤心事了,宁珊左右看看,觉得气氛不佳简直要赶超贾赦的家宴了,顿时叹了一口气:“这个年是怎么过的呢,怎么人人都没多大兴致,早知如此,不如不改规矩,照旧歇五天就上朝算了。”

  贾赦急忙半坐起来:“别啊,金口玉言,哪能才改的规矩立马又改回来?再说,多放几天假满朝文武都感激你不是?”

  宁珊指着一桌子心不在焉的人道:“你瞧瞧这气氛,有什么意思?”

  贾赦急忙一拍桌子:“都说什么小话儿呢?看戏!”众人急忙坐直,开始鼓掌:“好戏,赏!”下面守着的小太监们不知究竟,听楼上一叠声的喊赏,早已每人手下抄起一个簸箩,跑上去向桌上的散钱堆舀一簸箩,走出来向戏台说:“太上皇和皇帝皇后宣赏。”说着,七手八脚向台上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

  这动静把众人的jīng力都拉回来了,接下来各人点戏,均十分用心,因着贾赦喜欢热闹戏文,以邢夫人为首,下到王熙凤、迎chūn、黛玉,全点了谑笑科诨的戏,其中少不了《西游记》和《水浒传》,凤姐儿还点了《刘二当衣》,越发热闹。倒是贾赦点了一出《将军令》,一看就是巴结大儿子的,众人都笑笑,不说话。

  轮到宁珊点戏,他随手指了一出《西厢记》,众人都暗暗称奇,璎华本来推了戏折子说不点的,见宁珊都点了,便也接过来,细细翻看一回,点了一套《灯月圆》,正合佳节时令。这一下,气氛算是活跃开了。

  黛玉见状,难得起了兴致,主动提议要做灯谜来猜,宁珊笑允,黛玉当即便做了一首绝佳的五言诗,众人都猜不到,唯有宁珊想了一会儿说出答案来,黛玉笑着给他敬了一杯酒,更难得的是自己还陪了一杯。

  贾赦也凑热闹,做了一首打油诗,人人一听就知道谜底,但为了维护他的面子都假装猜错,让贾赦好一番得意,最后还是不懂委婉的惜chūn见哥哥姐姐们连这么简单的谜面都猜不对,急的跺脚cha口说了才终结了贾赦的莫名自豪。期间,宁珊对自己钦点的戏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半揽着璎华给她讲解《西厢记》的内容,贾琏认真旁听,都婉转避开了贾赦的得瑟。

  随后众人一一作了谜面,多是些符合节气时令或者吉祥如意的东西,有的好猜,有的颇费脑筋,一晚上算下来,贾赦和黛玉猜的最多,竟然齐平,宁珊偷偷对璎华道:“幸亏咱们没去掺合,不然为了让傻爹跟玉儿并驾齐驱,不知道要费多少脑子呢。”一个不留神,把对贾赦的“爱称”秃噜出来,璎华暗自发笑,急忙假装用帕子擦嘴,憋回去了。

  黛玉才高是尽人皆知的,贾赦胡抢了一晚上发言权,不料竟然和黛玉平齐,顿时高兴的忘乎所以,迎chūn拉着他衣袖催道:“父皇,你没给妹妹赏呢。”贾赦随口道:“我也是状元,谁给我了?”宁珊扭头假装没听见,这个“状元”水分太大,真赏了他绝对会对不起恩科选拔的三鼎甲。

  独孤皇朝初建,大赦天下和大开恩科是两项必备的活动,去年秋天前该赦的人都赦了,该考试的也都进了考房了,如今过完年,也该准备chūn闱和殿试了。

  殿试的题目宁珊早已想好了,就以秋天那场战争为引子,视察各地学子的看法,他希望能找出一个或者几个和自己有相同观念——即开放两地贸易,削弱蛮族侵犯念想——的学子,然后以此为开端,实现自己“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理想。不过chūn闱该怎么考,他就全权推给三师并吏部去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