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长房大爷传_作者:法式杂鱼汤(600)

  云海当即飞马入京,正好赶上朝会的尾巴。

  贾琏坐在丹陛之下的太师椅上, 仿佛被钉子扎着屁股般焦虑的扭来扭去:“各位大人, 你们到底商量好了没有?究竟派谁带兵前去支援?”

  大臣们迟迟商量不出一个结果来不是胆怯避战, 而是各个热血沸腾的主动请缨,七嘴八舌,僵持不下。并且让贾琏万分不解的是,为什么文臣也这么亢奋?又不用你们去打!

  兵部尚书的嗓门最大:“出兵这种事,本来就该我兵部主管, 你们非要跟本将争什么?何况, 你们还有谁比本将更了解西北地形地势?”当年京中大臣都不敢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推脱扯皮了大半年, 最后宁珊不得不从戍边军队中调回来一个主将,这位才上任没多久的兵部尚书恰好就是从西北军回来的, 如今有机会重回自己尽qíng挥洒青chūn和汗水的战场, 他的热qíng高涨到快要点燃乾清宫大梁了。

  换防回京的西南总兵嗓门也不弱:“尚书大人此言差矣, 你就算再怎么了解当地qíng况,难道还能亲自出征吗?别忘了, 您现在可不是领兵的将军了, 陛下钦点你主持兵部, 你拍拍屁股上战场了,大后方谁来负责?”

  “呃……还有左右侍郎……”兵部尚书的声音渐渐低下去了,真可气,这两个侍郎要是肯接任,他也就不用回来了。在军中呆久了,习惯了靠拳头说话,却突然回到朝堂跟人斗智简直费脑子,尤其是他这种本来就不太有脑子的人。

  能指挥一方军队的主将当然不会是个蠢蛋,但是运筹帷幄和跟文人打嘴仗是两码事,兵部尚书无法舌战群儒,只好寄希望于贾琏:“王爷,您暂管朝政,您说了算。”

  “对对对,大家听王爷的,王爷是咱们陛下的亲弟弟,也是家学渊源,啊哈哈哈……”

  “没错,王爷也是见过战场的勇士,跟蛮族谈判也是冲锋在前,咱们都信任王爷的判断……”

  贾琏被吵得一个头有三个那么大——他根本就不清楚本朝武将们的战斗力,或者说,他根本连人都没记全呢,让他来点将,呵呵,只怕皇兄回来能劈死他。

  外头唱名太监突然高声道:“京营节度使云海云将军到。”

  众人惊异,闭嘴,回头,只见云海一脸煞气,披坚执锐,杀气腾腾:“诸位同袍,不好意思,你们都别争了,这一战本将去。”

  兵部尚书第一个跳起来:“云将军,你现在可是主管京营,也不能擅离职守。”要是云海能去,凭什么他不能去。

  云海把黎可明的信拍到贾琏怀里,yīn狠一笑:“练兵靠实战,本将率京营赴西北支援,也是训练的环节之一,哪里有什么擅离职守不擅离职守的问题?”

  兵部尚书哑口无言,云海能带着京营将士去参战,可他却没办法领着一群侍郎、郎中、主事的去摇旗呐喊。再一次狠狠在心中抱怨:百无一用是书生,即使是兵部的书生。

  贾琏一目十行看完信,默默对那些脑子灌满了风沙的西域国主表达了短暂的同qíng,随即,清了清嗓子:“本王觉得,云将军去不错。”

  “……”一片沉默,虽然很不慡,但是大家前脚才表达了愿意让贾琏决定,自然不能立刻自己打脸的反驳,只能无声的抗议着,眼巴巴地看满身黑气的云海率领五万京营大军卷起满地láng烟。四大营里各带走一半,还有一万是前禁军和京营预备役的混合部队携带粮糙押后,跟着去体验战场。

  兵部尚书犹自不大开心,嘟囔问道:“王爷,为何派云将军?”

  贾琏好声好气的解释道:“他百战百胜啊!”这个理由对于不懂兵事的人来说很有说服力,综观朝廷主将们的战绩,云海的确一场未败。

  西南总兵不服道:“云将军一直作为陛下的偏将作战,从来不曾挂帅,没单独指挥过战事。”

  贾琏一拍大腿:“我皇兄不就在西北等着呢么!他们君臣相得,配合默契,不是更好?”

  这个理由的确很好,如果不是贾琏一个没小心,拍大腿的时候顺便把黎可明的信给拍飞了的话。

  因为宁珊出京了而受命上朝帮扶贾琏的前北疆边军主将、武国公黎老爷子身手敏捷,一把接住了在空中飘飞的信,扫眼认出是自家二孙子的笔迹,好奇心大胜,一个没忍住,就给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