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惜chūn的命也不好,生而丧母,一岁大又没了长嫂,贾珍那几年接连主持丧事,心中对这个带衰的妹子也有气,越发的不理会她了,任由她跟着西府过活,每年不过将她的份例银子jiāo给荣国府,根本就不关心这钱到没到她的手里。如今西府婆媳惹恼了他,他索xing把帐都一起算了。
“我每年送给我那妹子的份例银子你们都花到哪里去了?堂堂宁国府,长房嫡长女,你们就当成庶女一般对待,听奴才们嚼舌头,还不如二房那个三丫头呢。这就是老太太承诺的教养?教了什么?养成什么?那是族长的女儿,可不是一个罢了官的白身之女能比的。认真论起来,你们送进宫去那位还不如我妹子身份高呢。”不是要撕破脸么,大家一起撕,贾珍别号混不吝,从来都是跟大老爷贾赦走一个风格,还怕谁不成?
贾史氏一开始并没有打算闹成这样,如今场面开始失控,她也头疼不已,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这个老封君说开始失去影响力了?年高辈大和超品诰命一直是她驰骋两府,无往而不利的法宝,可是现如今,从贾赦开始,到贾珍、贾琏,再下面贾蓉、贾蔷,一个个都脱出了她的掌控,而且越来越不听话了。贾史氏搞不清楚具体愿意,但是有一点她是肯定的,这一切都是从宁珊出现开始变化的,都是那个惹是生非的混账闹出来的,他怎么就没死在边城呢?
第38章 初出朝堂
宁珊自然不知道贾史氏已经恨得想弄死他了, 他现在正在琢磨着怎么给宁国府弄些好处来, 他们破了财, 如果不能得到实惠, 恐怕以后就不会对他言听计从了,对付荣国府还要靠他们出力, 为此, 宁珊很重视这只自己投奔而来的出头鸟。
为了让出头鸟飞的更高, 宁珊决定向上面推荐一下贾珍,刚好他身上有个爵位, 大小被叫一声将军,不如就在去押运钱粮去陕甘的名单上多添一个,料想不会太难。这件事正好是户部在管,人员安排宁珊不说都能做主, 但是推荐一两个添头还是很容易的。就算多加上贾蓉、贾蔷两个也不是问题,就让宁国府一起出动, 也算是上阵父子兵了, 横竖不担多少责任,等于去蹭功劳的,也算全了他献银捐米的心意了。
宁珊拿着糙拟的名单去找户部尚书钱瑾商量派遣问题,钱瑾就瞟了一眼,发现没有明显隶属于皇上的人马就同意了。宁珊拿着正大光明的就去找皇上批复。皇上倒是仔细看了名单,见宁珊选的人多是中立派,有些不满意,想添自己的人上去, 赈灾一贯是收揽民心的好时机,他虽然小气,却还不傻,让他自己掏私库是不肯的,但是已经收集齐了钱粮就等着派发的好活计还是乐意揽到手里的。
宁珊不喜欢这个主意,添了皇上的人,太上皇就一定会再添他的人,等两皇扯皮完,灾区不知道会多饿死多少百姓。宁珊不耐烦跟他们再多磨蹭,索xing建议道:“既然如此,索xing派龙禁尉去。这是皇上的贴身侍卫队,有他们出面,相信灾民们一定会明白皇上的苦心,定然会感恩戴德。”
皇上瞪了他一眼,没说话。龙禁尉早就变成给勋贵弟子撑面子的摆设了,多少年也不会露面一次,说起来里面都有些什么人他都不清楚,比暗卫和御林军还神秘呢,这种人派出去会不会做事先不论,找事儿的本事肯定是一等一的,何况,勋贵子弟多是出身支持太上皇的家族,派他们出去到底是给谁招揽民心?
然而这话不能正大光明的说,皇上丢不起这个脸。他以为宁珊回京时间短,不了解这里面的潜规则,倒是好意给他出主意,只是派不上用场。倒是大明宫里太上皇派来的人听了觉得这主意十分之好,太上皇硬bī着皇上同意。皇上不能明着拒绝,便把出主意的宁珊塞了进去,让他作为户部的代言人出面赈灾。但这并不代表他看重宁珊了,只是为了不让太上皇继续cha手安排自己人罢了。
宁珊无可无不可的答应了,回家去收拾行李,派人叫上贾珍三人,他把贾蔷算到自己的侯府亲兵里,也一起带上,贾珍和贾蓉都在龙禁尉,这次会负责押运粮糙,宁珊提前嘱咐好三人,别贪墨别出错,跟着随大流就行了。赈灾的粮糙不算太值钱,这群龙禁尉都是勋贵出身,不会看在眼里,宁珊之所以提议让他们出面押运,为的就是防止贪墨变卖,寒门出身的官员未必扛得住诱惑,有时候,勋贵的出身反而会养成一种是金钱如粪土的清高。这也正是勋贵和寒门互相敌视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