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神色不变,看了眼落后一步的弟弟,更是轻声,“若是小荷姐姐知道,怕是要怨我没有照顾好你了。”
梅长苏默然半晌,方缓缓睁开双眸,嘴角牵起一丝笑意,应当是想起了那个人,他道:“你们放心,既然来到王都城下,总要哀念一下亡师当年忠心受挫,黯然离京的凄楚之qíng,岂有一直沉溺忧伤之理?我没有事的,咱们进城吧。”
时近huáng昏,昼市已休,夜市未起,街面有些清寂,三人很快就赶到了一座赫赫府第前,“宁国侯府”的匾额高高悬挂,十分显眼。
“哎呀,快进去通报,大公子二公子回来了!”这时正好是下人们忙着四处掌灯的时候,一个眼尖的男仆扭头瞅见他们,立即高声叫了起来,同时迎上来请安。
三人纷纷下车下马,客前主后进了侯府大门,入目便是一道影壁,壁上“护国柱石”四字竟是御笔。
“芹伯,父亲母亲呢?”萧景睿问着一个匆匆迎出来的老仆。
“侯爷在书房,不过夫人今日礼佛,要留宿公主府。”
“那我爹我娘呢?大哥和绮妹他们呢?”
“卓庄主和卓夫人已经回汾佐去了,卓姑爷和大小姐同行。”
在一旁听着他们的问答,梅长苏忍不住失笑道:“真是混乱啊,又是父亲母亲,又是爹娘的,再加上你跟哪个兄弟都不同姓,不知道的人一听就晕了。”
“不知道的人当然会晕了,不过景睿的身世也算是一段传奇了,不知道的人很少吧。”
“谢弼,你总是没大没小的,叫我大哥。”萧景睿故意板了板脸,三个人随后一齐笑了起来。
不过玩笑归玩笑,其实谢弼说的没错,萧景睿的身世由于太离奇,又牵涉到贵胄世家的宁国侯府与江湖名重的天泉山庄,在朝野间的确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十四年前,宁国侯谢玉离开他怀孕的妻子——当朝皇妹莅阳长公主出征西夏,同年,江湖世家天泉山庄的庄主卓鼎风也将身怀六甲的爱妻送到金陵委托朋友照顾,自己前往苗疆约战魔教高手。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次被民间俗称为“锁喉”的疫qíng突然bào发,为躲避瘟疫,城内的达官贵人们纷纷离开,到附近的清静山庙避灾,而谢卓两家夫人巧之又巧地住到了同一座庙里的东西两院。
由于山中寂寞,两位夫人有了jiāo往,彼此都觉得xingqíng相投,常在一处起坐。
这天,两人正聚在一起聊天弈棋,突然同时阵痛起来。
其时外面正是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随行的仆从们惶惶然地忙乱到深夜,终于有婴儿的啼哭声响起,两个男孩几乎是先后脚一起落糙。
在一片喜笑颜开中,产婆们捧着这金尊玉贵的两个小公子到外间准备好的一个大木桶里给婴儿浴身。
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古庙院中一株空心柏被雷电击中,一段粗枝轰然断裂,砸在产房屋顶上,瞬那间瓦碎梁歪,窗棂也被震落,狂风猛卷而入,屋内烛火俱灭,一片尖叫声。
侍卫和婢女们慌慌张张抢出两位夫人,被吓得向后跌坐在地上的产婆们也手忙脚乱地摸黑从木桶里捞出婴孩,逃了出去。
好在有惊无险,无人受伤,重新择房安顿好了产妇之后,众人刚松了一口气,就突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摸黑被抱出的两个男婴,□□luǒ身无牵挂,一般样皱皱巴巴,一般样张着嘴大哭,重量相仿,眉目相似,哪个是谢夫人生的,哪个又是卓夫人生的?
到了第二天,问题更加沉重,因为其中的一个男婴死了。
谢夫人既是当朝长公主,这件事就不可避免地惊动到了当今天子。
皇帝下旨命两家带着婴孩入宫,派御医滴血认亲,谁知婴儿的血居然跟谁的都相融,根本没有区别,再一看两对父母的模样,皇帝知道事qíng难办了。
谢玉与卓鼎风都是长身玉立,五官明晰,两位夫人都是柳眉杏眼,秀丽文雅;虽说不算很象,但细察其五官,轮廓特征竟然差不多。
即使等孩子长大,只怕也难单凭长相,就判定他到底是谁家之子。
皇帝抱着婴儿看了半天,虽无决断,但因心中十分喜爱,便想出了一个折中之计:“既然无法确认这孩子究竟是何人之子,那他姓谢姓卓都不合适,朕就赐国姓于他,按皇子辈取名,叫景……景睿好了,他生在睿山之上嘛。一年住在谢家,下一年就住在卓家,算是两姓之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