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天意如刀_作者:AdrianKliest/浅池王八(236)

  “去。”

  “……师父……我……”

  “去!”

  叶思游陡然站起身来,劈手将桌上茶盏拂到地上。他手上的珠串砸在桌角,拧成的几股金线随之一同断裂,茶盏脆裂的响声和珠玉四散落地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刺耳无比,听得人阵阵心悸。

  叶锦城流着泪看了叶思游一眼,重新跪下去,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随即起身安静地跨出门去,掩上门扉。月光静静地从窗口流泻进来,房中只剩下叶思游,手里握着残破珠串,一动不动地站在一片清幽的焚香气息中。

  (七十三)

  明教虽然溃退西域已经将近三年时间,可若是用心打听,即使是远离长安的杭州城内,也还是有许多关于明教的消息的。叶锦城大病初愈,身体不好,可还是来来回回在杭州与藏剑山庄之间往返了数次,总算是大致将明教如今的状况打探清楚。杭州城内他熟人众多,可这些人都足有几年没见过他,虽然谣言漫天飞,如今再见叶锦城,见他虽然神志正常,头发倒是白了,不免又是议论纷纷。

  他咬着牙,对那些谣言充耳不闻,对那些目光视而不见。更何况,他没有哪一刻,比此刻更清楚地意识到,所谓谣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事实,而且他们见他许久未出现,一出现却打听的是明教的消息,更会议论纷纷,因为这简直等同证实了谣言。将明教的消息打听得差不多,叶锦城转头去商会中寻找商队,凭他一己之力,断然不可能独行如此之远的距离,只能借助与商队同行来完成这事。

  那些嘲笑、他走进人群中时人们掩饰不住好奇却又故作若无其事的目光、在他转身离去时仿佛林中危险过后的群鸟啁啾样的窃窃私语,包含着鄙夷和兴奋,可这些他都不在乎,让他难以忍受的,是那些人说话时的语气。他能注意到,所有人都用一种小心翼翼的语气对他说话——与他在藏剑山庄时师父与白竹不同的——好好的一句话说完后,还偏偏要另作解释,仿佛怕他听不懂,或者无理取闹。这是一种对年幼的孩子或者是疯子才有的说话语气,带点无奈,还带点小心翼翼。

  叶锦城没有余力计较这些。何况他知道,旁人用这种语气对他说话,原也无可厚非。关于他的谣言,他在神志不清的那两年中并不清楚,可如今看来,这谣言已经无孔不入,连刚入江湖的毛头小子,也都多少知道关于他的事qíng。而可怕之处就在于,若是事实也就罢了,谣言之所以是谣言,莫过于半真半假,让人无从分辨。那些关于他和明教弟子之间的事qíng,则更为难听,可对于他来说,那些所谓他被明教弟子睡了三年之类的传闻,让他无法反驳,他也不想反驳,对于如今的他来说,他甚至觉得,若真像谣言中所说,或许还能减轻他的愧疚,缓解无休无止的心痛。

  “叶公子,商队出发就是半月之后,如果提早到了,冬季是不能翻山的,得在商会驻点休息,来年冰雪消融了再走……叶公子,你可明白?”

  “知道了。”这最后一句话又是那种让他难以忍受的、小心翼翼的反问,仿佛怕他听不懂,他觉得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只能竭力压制着不耐烦的qíng绪,“知道了。回头我叫人把钱送来。”

  叶锦城一步一顿,缓慢地走出商会大门,外面的街市熙熙攘攘,刺目的阳光从碧青的天空澄净地直刺下来,他突然有点想哭。

  叶思游自那日之后就推说闭关,无论如何不肯再见叶锦城,只有白竹偶尔还能与叶思游说上几句话。卫天阁来藏剑山庄提亲的事,叶思游答允下来,叶秋红也愿意,卫天阁还有任务在身,先行离去,留下话说过些日子再来迎娶。

  叶锦城知道,自己这么一走,决计赶不上师妹出嫁。他无可奈何,满心愧疚,却再也不能等——卫天阁带来的消息,像是在枯萎的灰烬上又重新燃起一簇烈焰,虽然灰烬已经燃烧殆尽,可这把烈焰来势汹汹,让其中未燃尽的残片又重新燃起一些熹微的火光。他不能再等,陆明烛,陆明烛也许没有死。他知道,即使不说这一路艰险,即使陆明烛没有死,即使他们能再次见面,只怕也是刀光剑影,势不两立,求得原谅之类的念头,他已经连想都不敢想,可即使无法获得原谅,甚至可能是徒劳无功,他也不能不去。

  他在剑庐里呆了数日,旁人在铸造兵刃,他却独自缩在小间中为叶秋红打首饰。许多的记忆浮现上来,他雕琢金饰的时候,想起他曾经为陆明烛打过一只耳坠,这些记忆只能被容许一闪而过,因为如果反复地琢磨,他可能就会再次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