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天意如刀_作者:AdrianKliest/浅池王八(255)

  可说到底,他没有办法上圣墓山。陆明烛原先在教中地位不低,他这样作为普通客商或者江湖人来打听,是断然接触不到高层的状况的。叶锦城在心里安慰自己,也许打听不到陆明烛的下落,只是因为这个原因罢了。可是这样范围太窄,他转而打听谷清霜和陆明灯,可也没有人知道,这三个人,至少在他所问的范围里,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他们的容貌他都记得一清二楚,陆明烛的模样,更是至死也不会记错分毫。按理来说,陆明烛这样的模样,在哪里都十分出众,如果他还活着,如果他还在圣墓山,只要见过他的人,定然不会忘记的。叶锦城给人描述陆明烛的模样,所有人,包括山脚下的百姓,包括那些明教弟子,却无一例外地摇着头,说从来没见过他所说的人。

  这里只有给往来客商提供的简陋住处,他投宿在那里,白天便到处尽量打听陆明烛的下落。他原本就生长于江南水乡,虽然习武,可从小锦衣玉食,这一路走来,早就损耗得厉害,更何况之前大病初愈,内力几乎全废,千辛万苦到了这里,却始终找不到任何结果,已经开始渐而觉得支撑不住。可再是支撑不住,他也只好苦苦支撑。大漠的气候昼热夜冷,他十分不习惯,更兼一路劳累,白日咳嗽,夜晚低热,肩上的旧伤时常作痛,内力更是紊乱不畅,只要明眼人都能一眼看出,他已经虚弱得很厉害,却犹自凭着一股意念qiáng撑。

  他在圣墓山下盘桓数日,已经有许多人知道了他。这年轻人在旁人看来十分奇怪,明明年纪轻轻,却一头枯白长发,容貌虽然极是俊俏,可神色却憔悴枯槁;这里条件恶劣,大多数人都结实健壮,往来的客商也都是如此,他却看起来弱不禁风,显然生过重病,并且已经伤及根基,可偏偏那些习过武的明教弟子一看,又能看得出他虽然虚弱至极,可腰板永远挺得笔直,步态轻盈,举止协调,显然从前有过很好的武功基底。看他模样,显然是从东边的大唐来的,这副样子,是怎么万里迢迢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的呢?这着实叫人诧异费解。他每日在圣墓山下逢人打听,问的永远是一个叫陆明烛的明教弟子,这个人没人认识,也从来没人听过这个名字,偏偏这个明教弟子在他口中,被他形容得简直如天人一般,既然是这么优秀的明尊弟子,为何又没有人知道呢?有人问他同这位明尊弟子的关系,他说是友人,被问及这位明尊弟子所做过的事qíng,好替他打听时,他又露出迟疑的神色,犹豫着说不出什么。一连数日过去,已经有人开始觉得他的神智似乎不太正常,他打听的,似乎是个想象中才能有的人,这个他口中的人,圣墓山从未存在过。

  他却不死心,时间一长,所有人也就觉得他神智有问题,好在他只是拉着人打听,并无其他出格举动,他们也就放任不理。

  叶锦城不知道那些人怎么想,也不关心。他只觉得焦虑至极。已经来了很久,却连半点陆明烛的消息都打听不到,不仅是陆明烛,连谷清霜和陆明灯的消息也没有。如果说,他们根本就不曾回到过圣墓山,还留在中原——不可能,他清楚地听见卫天阁说过,最后得到他们的消息,是在永寿,既然有意出了京畿道并且向西而去,就足以证明他们是想回到这里的,如果是在半路上……他不敢再想下去。一路上这个念头其实都深藏在心底,在恍惚间让他惴惴不安,他却从不敢细想,固执地拒绝承认这个可能xing。他已经失去过唐天越,又亲手推开了陆明烛,是否能再忍受这第三次重复的失去呢?他不肯死心,执拗地盘桓在圣墓山下四处打听,不肯离去,可陆明烛这个名字,似乎在这里曾经留下过的一点点痕迹都找不到,他想过,也许是汉名的问题,陆明烛来到中原前,应该不叫这个名字,所以他也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向旁人描述他的容貌,期待他们给他一点回应,可到底他还是失望了。直到有一日小客栈的老板将一位圣墓山上的中阶明教女弟子带到他面前。圣墓山上的高阶弟子们大多数不常下来,山脚下的小据点中很难接触到他们。

  古丽柯孜已经在圣墓山呆了很久,如今年幼的女儿也已经是明教弟子。她来山下办事,听小客栈老板说起这个奇怪的年轻人,出于好心,她倒是耐心地听他说了一遍。她没去过中原,可在圣墓山的明教弟子开始大批往中原去的时候,她就已经在这里了。

  “陆……明……烛。”古丽柯孜对着面前的年轻人看了看,她看见他眼睛里闪烁着焦渴的希望,顿时觉得有点于心不忍,“你说的这个名字,我没听过……”大约是看见他失望的脸色,她赶紧摆摆手,“如果他在教中,应该很容易找才是。教中有汉名的弟子,并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