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先给老丞相见礼才道:“中州王的朋友,就是来看看比武的。”
“我大小子的朋友怎么让你领着!”从另一面走过来的庞太师诧异的看着陈竺,这些年庞统都在军中,他的朋友也基本都是些将军和莽汉,这个年轻人一副读书人的相貌让他无端端想起公孙策,这两天庞统根本没回府一直赖在公孙策的房里,他得到回报后气闷良久,这个儿子怎么就不能让他省心呢?!
包拯早就耳闻了庞统和公孙策不好的传闻,再说人住在开封府,一天到晚俩人眉来眼去的,包拯又不是没有家室的人,他一看就知道两个人有问题,但是包拯的做人态度很明确:只要不耽误公事,其他私人事务全部不gān他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他从未接过自己的夫人进京,一个是要照顾嫂娘,另一个就是怕感qíng影响他的公事。
陈竺不知道庞太师的敌意从哪里来,只是默默的低下头不出声,本来庞太师还想再说两句,白玉堂一个冰冷的目光扫过,庞籍立马闭嘴,还是展护卫讨喜些,这个锦毛鼠就跟谁都欠他一样,看谁都是冷冰冰的。
☆、武状元风波十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考生都已经各就各位,这次各地州府一共推荐了一百位考生,通过文试留下二十人进入今天的武试,今日的设置是两两对决,赢了的十位将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到时由皇帝决定三甲,余者也皆可进入军中。本次的主考是御林军统领张耀亮,他早早的就来到了考场,这会儿连八王爷都到了他才过来给各位大人见礼。
看到张耀亮愁眉不展的八王爷赵德芳道:“耀亮呀!不必心焦,不过个武状元而已,何必搞得跟你要与敌人死战一样!”
张耀亮抱拳道:“属下是怕办不好差事,在辽人面前丢脸。”
“没什么办不好的,即便出了差错大不了和他们继续打。”庞统从后面走出来拍了张耀亮一把。庞统和张耀亮是老相识,他刚进入军中的时候张耀亮就已经是抚远将军,他是以张耀亮副将的身份进入的军营。一开始张耀亮觉得庞统不过是因为有一个会钻营的父亲才来军营熬年资的二世祖,结果真的打起仗来庞统的勇猛与能力让张耀亮有所改观,最后张耀亮调往他处时推荐了仅进入军中三年的十九岁的庞统接任了驻扎在南诏附近的军权。后来西夏大举入侵,仁宗皇帝启用了年仅二十二岁的庞统带兵,这六、七年下来西夏兵马节节败退直到听到庞统的名字就做噩梦,庞统也从当日的飞星将军变成了人人敬仰的中州王。张耀亮也经过几次辗转最终得到仁宗赏识调任御林军统领一职,值得一提的是他家里没有夫人,只有堂弟也就是一直追随他的骠骑将军张长安和张长安的幼妹张灵犀。
看到庞统这个小兄弟张耀亮不自觉的展开愁容,也对,大不了狠狠的和辽人gān一场,他们这些将军讲的不就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吗?!
“张大哥,我可听说这回有个考生是你未来的妹夫?”庞统为了缓解气氛开了个小玩笑。
谁知张耀亮一绷脸道:“哼!传言罢了!我不会任由灵犀胡闹的!”
王延龄捋着胡须道:“啊呀!我说耀亮呀!别这么严肃,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你怎就能肯定令妹的眼光不好?”
张耀亮是个xing子很耿直的人,他不会因为王丞相官位高过他而趋炎附势,他说话只会直言不讳:“丞相,那个叶浩楠在我看来就是品行不端。”
“哎!你呀!”老丞相摇摇头道:“脾气和希仁一样不讨喜。”老丞相说完旁边被无辜连累的包拯无奈的摇摇头。
八王爷解围道:“耀亮,听说你又婉拒了王妃给你说的亲事?”张耀亮当年是八王爷一手提拔的gān将,八王妃也很喜欢这个耿直的将军,这些年没少给张耀亮拴红线,可惜每次张耀亮都拒绝,搞的八王妃越战越勇立誓要将他的婚事促成。
张耀亮知道八王妃是好意,可是他永远也忘不了心中那美丽的倩影。二十多年了,每年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回到高青县,不是去给已经逝去的祖母和长兄上香,也不是去看已经辞官的老父和住在庵堂的母亲,而是去不远处的青丘。那里有曾经困过他的竹阵,他每年都去试图破阵但是结局都是失败,他从不曾放弃,因为他想着破了阵就能见到那个让他思慕一生的女子,那个他心目中唯一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