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教主对父母的事qíng很上心,除了每年多添香油钱,还会在年节以及父母生日额外供奉。
这一回,赶上他母亲冥诞,他照例去大悲院供奉,没承想却遇上了给胡天明点灯的胡夫人。
胡夫人刚刚经历丧子之痛,胡海江却忙活着找丁义秋、丁卯。
丁卯找到了之后又要忙活着给丁义秋发丧,还要想办法让丁卯接任漕运商会的会长。
丁卯还没当上会长,海河就让连教主弄出这百多人的浮尸大案,胡海江又要忙着封锁医院,阻止丁卯继续追查,跟英国领事联系怎么把这事给彻底盖过去。
忙到这个份上,可以说脚不沾地,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胡夫人本就有怨,见胡总管连自己儿子的丧事都顾不上,这怨气就更深了。
胡天明过世后,胡夫人就没跟胡总管正经说过话。
胡总管有太多事不能告诉胡夫人,两个人的心结就越结越深。
胡夫人到底是女人,还是从小养尊处优的女人,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一个英年早逝,一个天天不见人影,心中的怨气更是无处可诉,这就给了连教主可乘之机。
连教主早年为了挣钱混在有钱人/妻妾堆里,用魔古道教义里的邪门歪道帮她们解决问题。
跟这些女人们接触多了,倒也生出一丝丝同qíng之心。
做女人真是身不由己,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一辈子都是为了别人在活。
虽然民国之后讲什么妇女解放运动,可大部分女人还是从小裹小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长大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盖着红盖头chuīchuī打打就嫁了人,不到掀盖头不知道丈夫长啥样。
没钱的要起早贪黑侍候公婆照顾丈夫生儿育女,有钱的要守着规矩应付丈夫的三妻四妾,没几个顺心的。
有钱的太太姨娘们不顺心,正是连教主的运气,他就可以用学到的各种邪术帮她们实现愿望。
第10章 Chapter 10
胡海江真是不了解女人,反正没有连教主了解女人,别看咱连教主没正经结过婚。
几千年来的历史给了女人们深刻的教育。
女人婚前最重要的是她的财产,婚后最重要的是她的孩子,虽然丈夫也重要,可是远没有她身上掉下来的那块ròu重要。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不能入父系家谱,嫁出去只能入夫家坟冢,一旦被离弃归家,就是不受欢迎的存在。
即使是高贵如公主,依赖的也不过是血缘关系的帝王父兄,人们尊重的是皇权而不是公主本人。
一旦权力更迭,失去血缘护佑的公主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所以女人出嫁最在意的就是嫁妆,嫁妆的多寡和娘家的地位决定了她在夫家的地位。
娘家的地位有时不是女人能够左右的,至少嫁妆可以给她一定的生活保障。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传统婚姻的缔结是建立在家族繁荣和子嗣兴旺的基础之上,门当户对的正妻,以繁荣子嗣名义纳入的妾室,围绕着家族继承权在不断角力。
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继承人有时远比争夺丈夫的欢心更加重要,越是显贵的人家这点越是明显。
虽然“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事qíng时有发生,但是“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还是主流的价值观。
如今,胡夫人白头人送黑头人,还是唯一的儿子,那痛苦真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连教主觉得胡海江算是个好男人,可是以后的事qíng也很难说。
胡夫人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胡家失去了唯一的继承人,胡海江将来会不会有其他女人都是未知之数。
如果胡天明已经娶妻生子,胡夫人还能将希望寄托在年幼的孙儿身上。
可惜的是胡天明还没来得及娶妻生子就英年早逝,留下了孤苦无依的母亲独自煎熬。
对未来失去一切希望的胡夫人心理是最脆弱的,她只能通过不断地怀念儿子以及帮儿子大办丧事来获得一点点慰藉。
这个时候的胡夫人犹如海难中幸存之人,独自抱着根浮木在茫茫大海上漂泊,希望渺茫地等待着有船只偶然经过,如果不幸只能在筋疲力尽之后慢慢沉入海中。
连教主非常明白这种心理,以前他正是利用这种心理获得了那些富家太太姨娘们的信任,利用邪术帮她们达成愿望,从而获得大量的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