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好莱坞生活_作者:东北喵(428)

2017-11-22 东北喵 娱乐圈

  玛格丽特不在意的摆摆手,顺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报纸。离首映式过去还不到24个小时,有什么可着急的?

  “你看懂了《黑客帝国》了吗?”《好莱坞报道者》给出了这样一个标题。

  “毫无疑问的,这是一部聪明的电影,从虚拟到现实,从现实到虚拟,从西方的宗教到东方的哲学,再从机器到人类的内心,我们从导演沃卓夫斯基兄弟的电影里面看到了巨大的野心。你可能需要看两遍,三遍,甚至四五遍才能从这部电影里面看出他们所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那么我想说,管他多少遍呢?这么一部聪明的电影值得我们去挖掘探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你甚至会怀疑你身边的一切,这就是《黑客帝国》的魅力……”

  影评的作者并没有剧透,反而是不断的qiáng调着《黑客帝国》有多聪明,会对人的世界观进行怎样的颠覆,说的好像不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就过时了一样。

  玛格丽特忍不住想这该不会是华纳兄弟买的水军吧?这么chuī捧也不怕被人攻击?

  放下《好莱坞报道者》,拿起了《娱乐周刊》。

  “电影拍得很漂亮,展现出好莱坞和香港二合一式的流光溢彩,但无法与约翰·吴的《变脸》相提并论。看起来就像是在故弄玄虚。”

  撇撇嘴,扔掉,《纽约时报》。

  “如果你错过了这部电影就等于错过了一部经典的动作片,刨去电影本身想要表达的思想,里面的动作戏绝对会让你大开眼界,来自东方的中国功夫会让你的眼睛吃上一口慡到心里的冰淇淋,里面的枪战场面更是会让你肾上腺素激升,走出影院的时候双腿颤抖……”

  《华盛顿邮报》,“这是一种释放,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影片会点燃你,让你在眼花缭乱中眩晕不已。”无聊,半点内容全无。

  《纽约邮报》,“这电影很像动画,但画面却更加立体,如果你是一个科幻电影的迷,那么你就绝对不会想要错过电影的任何一秒。它会让你的眼睛牢牢的黏在荧幕上再也不舍得离开。”

  《洛杉矶时报》,“这是一部太过疯狂的电影,甚至是一部充满了悬疑色彩的惊悚片。《黑客帝国》中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同时还结合了传统的科幻小说感,而影片崭新的视觉技术表达方式,更是无法描述。你可以在这部电影里面发现完全不可思议的画面,那种浓重的未来世界的感觉完全值得你在电影院里面坐上两个小时。”

  ……

  总体上来说,影评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电影的特效,一个是电影的动作戏,前者让人们纷纷惊呼这超越了现代的科技水平,充满了未来感。后者让媒体们大开眼界,重新定义了电影的动作新纪元。意料中的,几乎没有人对这部电影里面的演员做出什么点评。

  这很正常,卖特效的商业大片嘛,演员就是一个点缀而已,就算是要出点评演员的影评也不是现在,他们总会等着观众们从特效里面缓过来一些之后再继续讨论,这片子的放映周期长着呢,不急于一时。

  玛格丽特并没有多在意影评,她又不靠着这片子冲奖,看了也是白看,只要知道自己在里面真的很酷就好了。嘻嘻,总算没白遭那么多的罪,等着片子的DVD出了之后一定要收集起来,这可是她的第一部 动作大片呢。

  现在嘛,她要跟男朋友煲电话粥,艾利克斯昨天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因为首映式太晚都快睡着了,连他专门唱给她听的瑞典qíng歌都没听到几句,今天一定要再让他唱一遍!

  第202章

  整个四月份玛格丽特几乎都在忙碌着跟着剧组到处宣传, 北美还好,本来就是大制片厂的大本营, 口味儿也比较一致, 在这里推广一部电影并不是什么难事。

  主要是欧洲方面,这里一向更加青睐那些艺术电影,看看欧洲的三大电影节, 戛纳,威尼斯,柏林,没有一个是能跟商业片扯上边的,北美则是除了奥系之外, 商业电影的奖项数不胜数。土星奖,MTV大奖, 人民选择奖, 青少年选择奖什么的就不说了,他们甚至还拥有小众电影的狂欢节圣丹斯,就连新世纪之后不久差点掀翻了威尼斯的多伦多电影节也是对商业电影相当包容的。哪像欧洲,即使是市场都快被好莱坞给冲垮了还死要面子的挂着艺术的遮羞布!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黑客帝国》这片子套着一个哲学跟宗教的壳子, 这让它身上的商业色彩相比较于纯粹的商业大片要淡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