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故国神游_作者:城里老鼠(466)

  昔日杨坚一统中原,建立隋朝,开创出一个兴旺安宁的新朝代,唯有宋缺有资格和他一争短长。虽然他出于种种原因,蛰伏岭南,领受隋室爵位,却从不称臣不朝拜,更未给隋室提供好处,俨然一个岭南小王朝。

  随他年纪渐长,重心也渐渐往武道上偏移,终日埋首于研究天刀,正好缺个替他打天下的人才。遗憾之处在于,他三个儿女都无意天下,从出嫁了的宋玉华,到不能忘qíng傅君婥的宋师道,竟都是家中的反战派。

  有了这等尴尬前提,寇仲追求宋玉致,着意靠拢宋阀,又表现出上佳资质,当然深得宋缺欣赏。少帅军联合宋家山城之后,不知是如虎添翼,还是如翼添虎,总之用宋玉华的话说,就是“像是蜜蜂遇上蜜糖,再也不能将他们分开”。宋玉致甚至因此怀疑寇仲,认为他毫无真qíng可言,只是看中宋阀的人马,才对她紧追不舍。

  寇仲本身时常为此烦恼,不知该如何证明自己。但他亲自建立少帅军,又划定自家地盘,正式成为一方统帅,不可能因宋玉致的怀疑而放手。他和宋阀之间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

  宋缺既有出山之意,自然令关注宋阀动向的李阀如临大敌。李渊身为上代高手之一,却难与天刀抗衡,难免觉得气馁。但他们并非完全没有对策,希望能够以力破力,再度请宁道奇出手,和宋缺进行久违的决战。不论哪方落败,都得退出皇座之争,不可再cha手中原局势。

  祝玉妍通过婠婠控制双龙,师妃暄的举动也近乎于此,无非qíng面、羁绊、武力等手段。即使宁道奇向宋缺发出邀请,苏夜也不能说什么。毕竟那是两大宗师之间的切磋,而非宁道奇以大欺小。

  寇仲深知内qíng,也为这些事郁闷,觉得命运并不公平。但他是斗志昂扬的人,命运越不公,就越要斗给人家看,即使因师妃暄的选择而泄气,也没泄多久,就又活蹦乱跳了。

  追根究底,他并无立场介入宁道奇和宋缺的决战,最多袖手旁观,还不如专心手头事务。

  梵清惠之所以请苏夜去慈航静斋,极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因为寇仲无此能力,她却能力过剩。苏夜把事qíng想的很明白,也知道梵清惠会怎么说,以及自己该如何应对,所以一派坦然,并无忐忑或厌烦的意思。

  慈航静斋影响力奇大,连身为宋阀姻亲的解晖都保持中立,怎样都不肯倒向宋阀,显然被师妃暄说服,在等李世民这个明主。宋缺对此报何种态度,她不得而知,但绝对不会太愉快。她若能劝服梵清惠,让师妃暄不要涉入过深,能够省下寇仲不少力气。

  她告知祝玉妍,说自己想求《慈航剑典》一阅,也是实话实说。祝玉妍面上平静自若,似乎不太在意,但她敢和任何人打赌,假如她看剑典看的当场吐血,祝玉妍不是最高兴的那个,也会排名前三。

  即使如此,她仍看重剑典在玄门中的地位,对它抱有很大期望。这几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她去慈航静斋的心思,倒和梵清惠请她上山的心思相去无几。

  她离开醉月楼后,不再关注长安的明争暗斗,于第二天上午时分动身,离开长安,开始南下长江之旅。

  第二百一十六章

  慈航静斋位于江东雨蒙山帝踏峰,大有烟雨迷蒙的清净意境。倘若外人不明就里, 即便翻遍长江两岸, 也难找到准确地点。

  苏夜先去到长江虎跳峡, 在峡前登岸,沿陆路赶到石鼓, 从石鼓沿江南下,便可抵达师妃暄描绘的地方。通常来说,梵清惠若要见外客, 会选择在静斋分支的庵、观中。她之所以邀请苏夜前往静斋, 乃是把她当成平等的宗师看待, 也看透她对剑典感兴趣的心思。

  纵观整个江湖,有资格踏入静斋的人寥寥无几。其中, 有些人与静斋背道而驰, 即使有资格, 也无意登门拜访, 致使真正的客人屈指可数。在普通江湖人眼中,静斋神秘到了极点, 乃是他们一生无法踏足, 只能默然仰望的圣地。

  双龙未发迹时便听过它的名字, 知道斋中尽是修天道的女子。此话自然不假, 却不足以概括慈航静斋。它由地尼创立, 名义上隶属佛教,弟子修行佛法,其实融合了佛道两家功法, 与道门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起初,地尼遁入空门,广研天下宗教门派,希望找到悟破生死的天人之道,后来于四十岁上大彻大悟,竟又离开佛门,创出《慈航剑典》中记载的剑诀,自此开始云游收徒,然后一代代传了下来,方有慈航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