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故国神游_作者:城里老鼠(476)

  苏夜阅读剑典期间,梵清惠始终在旁陪伴,给足她面子,也便于她们探讨研究。纵使苏夜玄功jīng深,态度超脱,仍被剑典深深吸引。她一气看到夕阳西下,满山洒满金红光彩,才长叹一声,小心地把书卷合上。

  梵清惠半是揶揄,半是正经地问她,是否在剑典中获得些许帮助。苏夜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向她坦承道,虽然她用刀,静斋弟子用剑,所学不是一路,武道宗旨也颇为不同,但仍从其中学了一点小手段,就是由静斋先贤写进剑典的“五极刑”。

  顾名思义,五极刑是天下最恐怖的五种毒刑,专门用来折磨对手,其中甚至包括了灭qíng道的绝学“七针制神”。它们不但名字恐怖,而且难学难通,必须具有深厚的武学、医道功底,才能将如此可怕的刑罚加诸他人身上。

  给梵清惠一百个机会,她也想不到苏夜特意背下了这样奇葩的东西,顿时哭笑不得。之后,她立即意识到,苏夜所学已自成体系,自给自足,无需其他功法帮忙。求阅剑典,与其说寻找答案或补益,不如说寻找灵感,开放眼界,见识其他宗师如何处理天人之道。

  由于苏夜是女子,阅读流畅之处自然胜过宁道奇,自始而终,未出现异常qíng况。她合上书卷的一刻,登上帝踏峰,见到梵清惠的目的也悉数达成。

  她在慈航静斋继续逗留一天,将所有事qíng做了归纳总结,才告辞离开,动身折返洛阳。梵清惠经过一日思索,态度确实有所转变。其中七成是被她说服,愿意在少帅军占优势的前提下,给寇仲一个公平机会,三成则出于无奈,担忧苏夜一怒拔刀,用宗师身份刻意为难师妃暄。

  说到底,苏夜口吻qiáng硬,却从未真的伤害正道中人,亦未仗着自己武功高,跑去长安兴风作làng。梵清惠纵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无法找出她的错处。

  与此同时,她还答应不请宁道奇决战宋缺。即便宋缺鬼迷心窍,硬要挑战中原第一人,亦不会以“退回岭南,永不出山”为筹码。这直接打消了师妃暄借故削弱宋阀的念头,也让寇仲没了后顾之忧。

  若无外因gān扰,寇仲显然会锦上添花,可以专心指挥战场,运筹帷幄。无论如何,徐子陵不会扔下他不管,跋锋寒也即将回归中原,帮这好兄弟的忙。等师妃暄袖手旁观,苏夜又可提供关于魔门的信息qíng报、卧底角色,会让胜利天平进一步往寇仲的方向倾斜。

  沈落雁听完此行详细qíng况,戏称师妃暄背后有玄门圣地,寇仲背后只有一个喜欢耍赖的小姑娘。这话虽是玩笑,却点明寇仲搞到了可靠后台的事实。

  自从李密兵败,率军投奔李唐后,她彻底收起了对密公的向往,将自己与少帅军绑在一起,希望能够完成今生追求,同时给了寇仲极大帮助。她身为军师,当然最希望世外高人远离战场,给她发挥才智的机会。

  除此之外,苏夜还特意去见了寇仲和杜伏威,说明梵清惠承诺两不相帮,换取她袖手旁观,并要寇仲替她给宋阀送信。信中写明三个月后,她将前往宋家山城,拜访天刀。

  寇仲一年前就去过山城,被宋缺连续调教数天,在刀道方面突飞猛进,并深深折服于对方的宗师气度。他一听苏夜决定挑战宋缺,虽然有所准备,还是露出了满脸惊讶的表qíng,二话不说,厚着脸皮添上自己名字,要求旁观这场决战。

  但他也说,宋缺没准提前离开岭南,既有可能前去洛阳,也有可能出于象征意义,在山城磨刀堂等她上门。

  宋缺出道后未尝一败,令人闻风丧胆。尤其在用刀上,若他自称第二,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这名声固然风光,却使他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他在四十年前就想挑战宁道奇,因家族责任在身,最终错过了决战机会,想追杀石之轩,又觉得石之轩与碧秀心生了个女儿,不该追杀人家的父亲。

  中原高手虽多,用刀的人却不太多,所以宋缺才对寇仲见猎心喜,不惜费心费力培养他,多次称赞他,认为他以后肯定能够超过自己。

  苏夜亮明身份后,江湖中人纷纷围观她,谈论她,拿她和别人比较。他们因为不明内qíng,把她捧成胜过师妃暄与婠婠的少年天才,把夜刀传的神乎其神。正因如此,很快就不少人猜测苏、宋两人的高下。

  可惜,寇仲乃是宋缺点过头的未来女婿,又经常宣称自己是苏夜的徒弟。由于这重关系,两人几乎无可能为敌。只有苏夜周围的人了解她,明白她的目标,知道他们必有一天要分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