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故国神游_作者:城里老鼠(483)

  两刀过去,双方还是没有jiāo谈的意思,不曾吐露只言片语。一时间,旁观者忍不住暗自掂量,分心思考此战结果,不知谁能成为最后赢家。

  宋缺脸上露出动人的微笑,看上去很是高兴。自他和苏夜jiāo手以来,局面始终处在平衡当中,只存在攻守差别,并无高下之分。他显然因此感到痛快,尤其第二刀劈出,不但旁观者心有所感,他本人也觉得如同朝阳挣脱桎梏,升上海面,说不出的舒畅自然。

  苏夜眼见他的笑容,却没有回以一笑,依然平和淡定。她心态接近真正的物我两忘,不觉痛快,也不觉艰难。他只是她必须克服的问题,与名声无关,与外表无关,甚至与武功无关。即便他忽然变成了安隆,也无法令她惊讶。

  圣人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就是说自然规律不以凡人意志为转移。一个人不懈追求武道,把武功练到破碎虚空时,可能独自阻挡江水流动,或是挡开风霜雨雪,令风雪远离某地。

  但等他收回气劲,江水仍要往大海奔流,雨雪也会继续降落到地面,还可能因为他的阻挡而更猛、更凶。

  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无论武功练到什么地步,人类都会产生肃然起敬的感觉,知道自己也有无力之时。先天功的最高境界,便是让修习者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最终达到所向披靡。

  苏夜不清楚自己离这境界还有多远,也不太关心,甚至不去关心宋缺的本领。当她持刀面对他时,宋缺这个人已不复存在,属xing亦不断模糊。天刀虽能影响她,影响力却微乎其微。

  她之所以险胜了宁道奇,就是因为可以做到真正的无为,而宁道奇失之于刻意,略输半筹。

  宋缺为人武功,又和宁道奇风格迥异,有着与敌偕亡,一往无前的必死战意。宁道奇出道以来,从未杀伤人命,宋缺却无此顾忌。只要能够摧毁对手,他是不择手段的。天刀的刀意就是这样,若用宁道奇为标准来衡量它,只会得到震惊结果。

  这两刀结束后,形势没有缓解,反而激烈了起来。两道人影就像约好了,终于有了大动作,几乎于同一时间拔地而起,开始了在白石广场的闪避腾挪。

  苏夜认为广场宽阔平整,方便jiāo手,看来想法不错。一开始时,作为对净念禅宗的尊重,他们离铜像颇有一段距离,以免刀气损伤佛龛佛像。此时苏夜展动身形,在场中游走不定,眼中只有天刀,早已顾不得什么佛门圣像。

  两人凭借大幅度动作,不住加qiáng刀势,场面比之前更好看,也更具危险xing。宋缺脱离天刀八式的限制,不再想要她领教不同的八刀,改为以快对快,以目不暇接的恐怖速度,用天刀的所有部分发起攻击。

  宋缺采取这等措施,与常人的快刀自然不同,步步紧bī,同时每一招都jīng彩无比,不因速度加快而展露破绽,bī的苏夜不得不用相同速度回敬。两人对刀的控制力减弱,放任刀锋相互jiāo击,铮铮清响不绝于耳,期间几无间隔,十分动听。

  此时,寇仲看的也有些吃力,眼神只能紧跟两道高速盘旋的身影。响声不停,表示对招没有停止,也表示暂且不分胜负。他突然急于知道,当清响停下的一刻,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qíng。

  如果只是速度快,那倒没有什么了不起,普通好手亦可把刀舞的眼花缭乱,水泼不进。他敏锐地注意到,不管刀势如何改变,是沉重猛烈还是轻灵优雅,两人身影始终飘逸洒脱,绝无半点刻意为之的意味。

  他心底的不安已然不见,只剩诸多感悟。他不需要宋缺在旁解说,亦不需要走过去,听取宁道奇的意见。单是他亲眼所见的场景,就够他好好领悟一段时间。

  第二百二十四章

  文殊菩萨骑在青狮上,带着工匠巧手雕琢出的慈悲神态, 居高临下, 俯视白石广场上的激烈决战。它仅是一座铜像, 所以没有真实qíng绪。而且,就算它活了过来, 也未必能分开jiāo手双方。

  宋缺第三刀、第四刀比宁道奇预料的更早,代表天刀成就超出他预计。

  苏夜也好,宋缺也好, 只要还是凡人之躯, 就得遵守盛极必衰的道理。无论谁出刀, 刀势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巅峰,更不可能永远处于低谷。他们必须慧眼如炬, 选择最好的出击时机, 在那个时候, 让自己的力量与气势同时达到顶峰, 才是符合武道至理的做法。

  两人在这方面,都达到让人不敢挑剔的程度, 只能赞美惊叹。也就是说, 决定这场决战的因素, 只剩他们的刀道造诣, 或者还会受到jīng神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