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离开,师徒五人立即面面相觑,心知他所说的最多三分是气话,倒有七分为真,所以连带诸葛先生在内,人人神色都很凝重。这场涉及方歌吟、米苍穹的巨大麻烦,忽然席卷至他们头顶,不再是苏梦枕等人的问题。
无qíng、铁手奉命而至,任务相对轻松,只需向苏梦枕解说分明,解除风雨楼上下的疑虑。诸葛先生则殚jīng竭虑,一力接下所有困难。
他不仅得向皇帝复命,还要应付蔡京的借题发挥,米公公的质问和怀疑。倘若米苍穹因失去方应看的缘故,选择倾向蔡京,那么蔡党气焰将更嚣张,更难对付。
另外,方歌吟或早或晚,总会收到义子身亡的qíng报。诸葛先生有义务代表六扇门,和他见面,解释他的“乖小看”gān出了什么事qíng,为何竟会惹祸上身,死于非命。
不幸中的万幸是,元十三限确有充足理由杀害方应看。说到底,是方应看图谋绝世武学,打他的主意,并非是他主动招惹神通侯。而方应看痛下杀手,杀害与他有露水qíng缘的女子,将她当作用完就扔的垃圾,也是一条重罪。
江湖之中,杀人夺宝的事qíng数不胜数,若非主谋者得手,便是受害人成功复仇。不管立场如何,qiáng抢或骗取他人武功,终究是人人忌讳的恶行。倘若方歌吟自恃身份不凡,认为别人犯事该受惩罚,方应看就不应该,难免会令人失望。
这正是苏夜请元十三限帮忙的原因。她从未觊觎过他的实力,也不想寻找小伙伴,只需要利用他的门派背景,裹挟诸葛先生,与方歌吟纠缠不休,将焦点从金风细雨楼处移开。
她成功了,成功地让苏梦枕脱离gān系。诸葛先生焦头烂额之际,她正在观察方应看的府邸,监视他部属的一举一动。
常言道,树倒猢狲散,江湖事、朝廷事无不如此。方应看失踪不久,有桥集团忠诚于他的成员已人心惶惶。大部分人马按兵不动,聚拢到米苍穹麾下,继续替有桥集团办事。其余一部分归了方歌吟的徒弟,“乱世蛟龙”高小上,听候他的吩咐。剩余最后一批,纷纷投靠太师府,以蔡京马首是瞻。
她想杀剩下四名刀王,更想借机杀死雷媚。但她霍然发现,雷媚竟然就此消失。事实上,未等神侯府给出答案,雷媚已经鸿飞冥冥,不知去了何处。
苏夜认为,她若非见势不妙,赶紧隐蔽自己,便是动身寻找方歌吟,打算为方应看报仇。等方歌吟大怒进京,刚好可以撞上诸葛先生的一脸苦笑,用不着她出面jiāo涉。
她还得知,蔡京听闻元十三限自首后,拈须沉默良久,并未多加评论。他和方应看均是定计害他的元凶,元十三限若要展开报复,也无可厚非。何况,之前他一力扶持他,尽力将他与神侯府割裂,这时再去面圣诉冤,宣称诸葛先生纵容师弟杀人,未免说不过去。
东窗事发之初,他叫来几名亲近信任的捕快,要他们整理陈年积案。但凡是凶手不明的大案子,都要栽赃是黑衣老人做的,要求诸葛先生以其为线索破案。
到了这个当口,他只能自认倒霉,放弃几条成形了的毒计,尽快着手收拾残局,笼络方应看留下的人脉。之前他还曾派人出京,四处打听方歌吟下落,准备恶狠狠告上一状,这时亦无可奈何地召回他们,将麻烦事全扔给诸葛先生去做。
至于缉捕、捉拿元十三限的事,自然不能jiāo给神侯府,但寻常捕快既无胆量,又无能力,哪怕被迫展开搜索,也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无功而返。
他沉寂多日,仍无行动,只是继续聘请高手护卫家园,进宫见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换句话说,元十三限杀了人也是白杀。在过去,这枚苦果需要京师的正道人物勉qiáng咽下,现在轮到他和米公公,同样苦的惊人。
第三百九十章
离太师府外墙仅有两里地的街心,生着一株岁逾百龄, 参天而起的老松树。
松柏长青, 历尽严寒酷暑而不凋零, 常被当作坚贞不屈的象征。古今无数文人骚客,均喜爱赞扬它们的品格, 借物抒qíng,发一发心底的牢骚或感慨。但诗词写了一万首,松柏本身仍无动于衷, 从不以人的理念为意。
松树针叶覆霜, 愈显苍翠浓绿。苏夜藏在树荫之中, 安然坐在一根较为粗壮的枝桠上,遥望着远处的蔡府。
雪后初晴, 令人免于雪水沾湿衣服的不适感, 天却黑得很快。天光黯淡, 已到入夜时分。她端坐不动, 犹如一团稍深的影子,完全不起眼, 更不会引人注意。天气虽然冷了, 白天仍有不少行人过客, 从树下蹒跚走过, 却无一人发觉树顶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