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巧了,他又出现了。”李明达眼盯着楼下,目光锁定与人群中的一名白衣男子。
田邯缮忙跟着看过去,却只瞧见无数颗黑人头在攒动,看得他眼都快花了,还是没分辨出哪个人眼熟。
“张顺心你可还记得?”
“自然记得,他做的点心,奴终身难忘。”田邯缮道。
“就是他,也来看花神会了。我们之前怎么说,他家也有可能在汴州城外,而今看来他真是在跟我们。”李明达发现张顺心的注意似乎不在花神会上,一直没去瞧台子上的qíng况如何,而是扭头四处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后来就一直朝李明达的方向移动。
最后张顺心就到了德望茶铺前头,忽然抬首往上看,目光在二楼的窗户之间徘徊,最终找到了李明达,并和她对了眼。
张顺心惊讶不已,慌忙移开目光,就像个认错的孩子一样,低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明达暂没理会他。
她转即把手里的茶饮尽了,再转身靠在窗边,发现张顺心还如之前那副模样站在那里。
瞧他这幅样子,执拗至极,该是见不着人就不会走。刚巧这会儿等着花神会开始,她无聊没事,就命田邯缮下楼问他,到底有什么事。
不一会儿,李明达就听到田邯缮在楼下训斥张顺心的声音。
张顺心把头低得很深,和田邯缮坦白道:“我猜到你家主人身份必定与众不同,确动了私心,想巧合相遇,一路同行,等想处得有几分感qíng了,再恳求于他。”
“呵,还真是满心算计。痛快说,你到底有何所求。”田邯缮道。
“却要亲自对他说才好。”
“那你在这等着吧,没人管你如何。”田邯缮说罢,转身就走。
张顺心噗通一声跪地,哀求田邯缮。因四周人多,张顺心此举当即就引来周边的百姓围观。
田邯缮见状更气不打一处来,转身就上了楼,yù告知李明达经过。
但不及他开口,就听公主道一声,“让他上来。”
田邯缮噎了下,然后不得不把张顺心领上来。
张顺心一见李明达,谦卑地告罪,不及李明达质问,他便主动承认自己这一路来,确实有意跟着李明达他们。
李明达见他还算坦诚,遂问他到底何故。
张顺心先给李明达跪下,“我虽不知贵人的身份,但知道贵人必定是可帮我解难之人。那日我卖了点心之后,听大家议论驿站有从长安来的贵人,便挂心记住了这事。后来我遇到些意外,又听说贵人们要去晋地,就笃定这是天意,让贵人们帮我一忙。所以我设巧合,yù与贵人同行,不想却失败了。”
张顺心顿了下,随即道:“一到晋州,我就打听到贵人住在了河间王府,便越发确定贵人的身份与众不同,真可帮到我。一时心急,刚刚便冒犯了!”
张顺心说罢,就跟李明达行礼致歉。
“叫贵人有些别扭,早说了,称我十九郎便可。”李明达认真看着张顺心,见他闻言面露惊喜,似有千言万语,随后就打发田邯缮准备纸墨,命人将张顺心所言都一一记述下来。
“我本是晋地慈州人,早些年为避父亲,就从家中逃了出来,而后四处游历,发现泰芜县山水景致极好,我就在那里住下,一住就是五年。这些年,家里人并不知道我在哪儿,我也没告诉他们我在泰芜县。后来时间越久,我便越思念家人,所以就在六月初的时候,打发人捎了一封信给了兄长。谁知我再接到回信时,我兄长嫂子都已经成了死人。”
“你兄弟bào毙,你自该去奔丧,怎的跟在我身后?”李明达不解问。
“是该如此,是该好好奔丧。但奔丧早一日晚一日,分别不大。他们若是冤死,找出杀害他们的凶手便比什么都重要。”
“何以见得是枉死?”
“管家在信中说,我兄弟七窍流血,脸色发青,嘴唇深紫。这显然是中毒之状,但家里的孩子因为惧怕恶棍,未敢深究此事,只得忍气吞声的将他二位安葬了。”
“若有枉死报案便是,你为何非要因这件事来找我?”李明达问。
“因为杀害我兄长的凶手,是季知远。”
“季知远?”李明达挑了下眉。
“其姑丈便是李道宗,与当今圣人系出同一曾祖。”张顺心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