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了几声就坐下来,也让兕子坐,就和她提起昨日斗糙输赢一事。
“阿耶是要和我说那桩会让我闹心的事了么?”李明达问。
“什么闹心,是好事,阿耶寻思着这姻缘要是真来了,谁都挡不住,那咱们就好好顺着。”李世民饶有兴致地看李明达。
李明达怔了下,倒没想到李世民的态度这样好。她明明记得之前听父亲提及那求婚折子的时候,带着点怒气,怎么才一天的工夫,整个人态度就大转变了?
“姻缘?”李明达还要装作对这件事不清楚的样子,“阿耶,您该不会是又在琢磨着怎么把我尽早赶出太极宫?”
“话可不能说的这么难听,女儿家总要嫁人,阿耶这是尽早为你筹谋,给你找个最好的先备着,将来等你岁数到了,或是你自己想嫁人的时候,你再出宫。”李世民高高兴兴游说道,显然他对眼下这桩‘姻缘’很满意。
李明达之前倒是对这事不怎么挂心,觉得以她父亲的xing子,不会轻易看上什么人给她做驸马。但而今瞧李世民一脸高兴的样子,李明达竟心下有些发慌了,真怕李世民一高兴过头,就冲动给她定下。
当下李世民正在最高兴之时,她自然不能一嘴反驳。李明达忙端了杯茶给李世民,等他喝茶后,高兴的qíng绪消散一些之后,李明达就循循渐进,先问经过。
从李世民零碎的话语里,李明达达概总结了当时的经过。
天下未定之时,李世民和崔叔重就有些jiāoqíng。打天下时,崔叔重就帮李世民出过力。也不知当时是怎么话赶话,李世民就承诺出‘将来成大业后必要和他们崔家结亲’的话来。贞观十年的时候,李世民与他再见,赐宴饮酒,崔叔重复提此事,崔叔重说到他孙子辈只有七男,遗憾未有一女。李世民当是喝得正高兴,就看着年幼的晋阳公主,把婚事允诺了出去。
“我记得崔叔重当时也一直夸赞你乖巧可爱,喜欢得紧。”李世民回忆道,接着就跟李明达仔细介绍了崔六郎,也正是而今中书郎崔gān的第六子,名唤清寂,而今在博陵一带十分有名。
崔清寂按道理说,本应该和崔gān的其他儿子一样,留在长安城。但因省得俊俏,惹人怜爱,被崔叔重看上了,就带回博陵老家亲自教养。
博陵崔家在士族之中最为势力庞大,便是遇乱世,经历数朝,仍可屹立不倒。他们有钱有权有人脉重教育,家族累世为官,根基十分深厚,也正是因为如此,其子弟很容易就能被荐官和迅速擢升。如此往复良xing循环,家族势力渐渐qiáng大,甚至有可睥睨天下的实力。
如此形容崔氏一族,丝毫没有夸张。这也是当初高士廉、岑文本等人编纂《氏族志》时,起初把博陵崔氏排在第一的缘故。不过因此却惹怒了圣人,最后到底因李世民的gān涉,把皇族李家,还有长孙家排在了第一第二,将博陵崔氏放在第三,才算平息了李世民的不满。
但由此也可以侧面说明,崔氏一族已经qiáng大到已经令李世民要嫉妒的地步,可见其实力如何。
李明达不知道是什么让李世民忽然改变了态度,但她有种感觉,他父亲不过是一时冲动。遂她也不恼,只是好脾气的笑着劝慰李世民,“再想想,父亲也说了,先选着看看,人还没见呢。再说兕子还小,也不急这一时半刻。”
李世民想想也是,也记得斗糙时自己输给了李明达,就依她,不提前话。
两日后,李大亮将名册上所有的人按照重要等级划分,呈jiāo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再次看到杜荷、房遗爱等人的名字,颇觉得恼火丢人,也不愿再多看一眼了,只打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酌qíng惩处就是。
“尽快让这件事了结,我以后不想再听互相帮这三个字。”李世民恼火道。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忙领命,随即就和李大亮退下,三人随即就会名单上的一些涉案的人员进行惩处。相较于长安城内涉案的权贵大臣,城外的相对都比较好处理,都是一些小官和平头百姓,一句话的事。
……
这一日,忽来一场秋雨,bào雨淋漓而下,带着一阵狂风,屋子里湿气极重。只听窗外风声虎啸,恍然还以为是身在冬日。
常山公主本就发病得厉害,因这种天气,身子越发养不好,便是屋内放了炭火升温,终究是不太舒坦。她因发热反复,三日竟不吃一口饭。李世民和李明达等人几番来看她,起初她还可勉qiáng笑着,打起jīng神应付。后来渐渐就人躺在榻上,身子不大能动了。李世民也不允她动,只是一味地温言劝慰,让她早些康复,也好和姊妹们一同出去玩,还能像以前那样上蹿下跳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