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些都安排好之后,耶律信思索了下,又叫来一名亲信,对他吩咐道:“让士兵加紧城内巡逻,看紧了那些不安分的汉人。告诉他们大同府必须守住,受得住他们能活,受不住他们最先死!”
说道这里,耶律信心理冷笑连连。
汉人雍熙北伐之时,燕云汉人的表现实在可恨,虽然这么多年来那些汉人看样子已经归顺了,可耶律信可不敢拿大同府来打赌。耶律信眯眯眼睛,狠戾道:“若是这些汉人同雍熙北伐之时那样,胆敢在城内作乱里应外合,一律杀无赦!”
不就,大同府里的将领都上了南城楼。
面对苍云军来势汹汹,还有至少三四万的骑兵压阵,众将军上城之后异口同声:出城就是玩蛋,我们选择死守!
众将军给出的理由非常有参考xing:守不如攻那是在他们战斗力相持不多的时候,这差别那么大,出去的士兵很可能就会回不来,就算侥幸回来也会带一条大尾巴láng,到时候不能放这些人进来还是一个死字。
更有人直接指出:自己城里的军队并不多,何况攻城的是宋军的尖锐部队,而他们城内并无猛将在此,若是开门迎战十成十的会战败。倘若城外之战战败,以宋军这阵势,大同城破是必然趋势。
“你们说的在理。”耶律信听得不太懂,只觉得既然众人都这么说,必然有其道理。
若是众人得出结论:拒不出城门,只是坚守!
大同府从唐代开始便是均是重地,更是盛唐之时的都护府,辽接手之后因为这里的战略要地,时常修筑。多年下来,大同府墙高河深,坚如铁壁,若是大同府内军队闭门不出,没有十万军队根本拿不下大同府。
耶律信狠声道:“那我们坚守不出,等待援军!”
任何时候,攻城都是下策,由其是qiáng攻更是下下策。
谢知非自然明白这一点,因此,即便谢知非的最终目的是拿下大同府,但在拿下之前,还是以围困大同府为主,声东击西引扣边辽军前,将扣边宋境的辽军调到此地。
只是做戏要做足全套,谢知非带着大军喊着口号,将地面踩得直哆嗦,威风凛凛的军队气势全开,将两百米的距离生生走出了五百米的感觉。
停在大同府外,看着自己派出去的信使已经重新出现在大地图上,这代表狄青的队伍或许已经开始在往这边赶了,谢知非对等待他发令的副将说道:“祥攻!”
祥攻,不是正的攻城,但至少样子要作出来,否则没人会信。
随着副将将谢知非的军令发下去,投石机,chuáng弩这些攻城的东西被从大军之后推出来。众人一阵忙活,上石头的上石头,she箭的she箭,各种攻城器械轮番上阵,砸得大同府城墙上的人东躲西藏。
而苍云军则是借着掩护慢慢的靠近大同府。
玄甲军队二十人一组,用盾牌将自己团团围住,有盾牌的守护,即便大同府城墙上不断有西夏人往下she箭,苍云军依旧没有多少人倒下。
眼看着这些军队已经靠近城门,下面那些黑甲宋人还在齐声大喊着火药、火线之类的话。本来就存了死守之心、根本没法算出城迎战的耶律信立刻喊道:“是黑火药,他们要炸开城门,快!快堵死城门!快!”
一听是黑火药,城下士兵使劲的推动手中的机关,一块块石头掉下来将城门堵住。
随着巨石哗啦啦的落下,将城门堵死,城下的黑甲军队也在有序的撤离。这些人一边撤,还一边大声喊着点火之类的话。
几个呼吸之后,一声巨响将大同府南门振得似乎抖动起来。
轰!
大同府南门的铁质城门被炸出了一个巨大的凹陷,然而依旧坚挺的守护在那里。耶律信一看有用,立刻对手下大声道:“快去其他几道门,告诉他们堵死城门!”
谢知非听到前线来报说城门内有巨石,无法炸开的时候和众将互看一眼,大笑出声:他们现在进不去,不就代表着之后大战的时候,大同府里面的人也不好出来吗!
原本谢知非他们就不怕几日之后,扣边辽军会和大同府内的辽军前后夹击。因为那时候,提前收到他们会围困大同府的狄青也会赶到,局时谁最能掌控局势,保证中军不倒,谁就能获胜。
至于把握战场局势……
谢知非点兵命人去面向宋境的地方挖壕沟:东风盛还是西风盛,那边薄弱那边qiáng势,什么时候适合变化阵型改变攻守这些上,谁还能有他把握整体局势的本领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