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_作者:采枫(444)

  谢知非压了压兜帽。黑色的帷布遮住了谢知非脸:“为了安全,避免私心作祟,官宦人家孩子的rǔ母在孩子断rǔ之前必须远离自己的儿女。”

  一般来说的确如此,然而这世间总是有真qíng在,因此才会有许多转机:“陶大人以为此法断绝天良,有背人常,因此陶大人做主允了自己孙儿的rǔ母将孩子一并带入府中。那rǔ母有一些见识便将这个机会求成了别的,让自己大儿子做陶大人嫡长孙的书童。也是陶大人一家不该绝后,陶大人允了这rǔ母的要求,让那孩子入了府。”

  在左拐右拐将身后的金钱帮尾巴全部甩掉之后,李寻欢立刻带谢知非入了一家花楼。

  曾是这里常客的李寻欢带着谢知非从正门进入,熟门熟路的后门出去,到了一条偏僻的巷子:“陶大人那嫡长孙聪慧,未去书塾,由陶大人一手教养,指望他一飞冲天,因此外人对这位嫡长孙知道很少。”

  说到这里,谢知非已知道李寻欢隐藏下来的是什么。对于赵承来说,即便是无依无靠的小孩,那也是陶盛的根。

  斩糙不除根chūn风chuī又生,陶大人嫡长孙的存在是赵承的心头刺,这的确是一件极其隐秘的事qíng。

  若是陶大人的嫡长孙还活着,那么前一段时间里,被禁军杀死的就会是rǔ母的孩子。

  那rǔ母将儿子送入陶府,想来求的是自己儿子能飞huáng腾达、富贵一生,而此时儿子死了,那rǔ母心里未必会甘心:“那rǔ母呢?”

  “她走了,就这么用麻绳打了个结。”李寻欢停下脚步,因为他想到了这一对母子的忠义。

  rǔ母的儿子不是陶家人所bī,而是那孩子自愿替陶大人的嫡长孙赴死,为的是成全自己心中的忠义。

  李寻欢曾担心rǔ母想不通,因此找到rǔ母说了这件事,而一字不识的rǔ母在知道这一切后展现出来的态度,却让李寻欢感慨:枉赵承是昔日金科及底,忠义仁孝却及不上普通百姓。

  那rǔ母在得知一切后只是淡淡的说‘那是孩子的自己的选择,我不会坏了他的道路’,随后rǔ母对李寻欢告了声歉,回房间换了一件衣服,找了麻绳上吊自杀了。

  后来李寻欢从那rǔ母家人的口中得知,rǔ母死前换的那身衣服,正是她将自己大儿子送去陶府的时候穿的那身。

  李寻欢将rǔ母的事同谢知非说了以后,自己心中闷得发慌,从腰间取下酒袋喝了几口闷酒之后,这才缓过气来对谢知非问道:“你可会觉得他们很蠢,你可会觉得他们很傻?”

  这是该如何说,若是站在利己的角度,那的确是蠢得无可救药。

  然而这世间并不完全是利己的,有许多qíng义值得抛弃一切,用生命去成全。

  谢知非静静的站在巷子里,抬头看去,只能看到一线的蓝天,这巷子就像是一道囚笼一般。

  谢知非沉默了许久,如同自言自语一般说道:“只要他们觉得值,就不蠢,反而很可爱,很聪明。”

  “你说得没错,这世间没有蠢人,有的不过是愚人!”李寻欢点点头,重新振作起来,带着谢知非继续往前走:“我本想让这孩子远离是非之地,然而他不愿意,改名换姓为盛霸天也要留在京城。”

  谢知非肯定道:“他想报仇。”

  这时候,两人已经到了一处平民区。

  大约是李寻欢以前便爱来这里,或是昔日他金科及第的时候从这里游街而过给大家的印象太过深刻,不少人像是认识李寻欢一般。

  李寻欢边笑着同这些人打招呼,边对谢知非说道:“这样的血海深仇,能释怀的是畜牲,能放下的是智者。我本想传他一些粗浅武功防身,让他远离这一切,然而他却直言想拜你为师,学杀人的功夫。他不是畜牲也做不了智者,他选择了成为一个复仇者。”

  随着这话,李寻欢推开了一户人家的门,带着谢知非进去。

  在院子里站着一个小孩,这孩子七八岁大,本是活泼可爱的年纪,此时却一身死寂。这样的死寂不是唐鸿生那样的恨到极致后的冰冷,也不是荆无命那般的淡漠,而是一种繁华燃尽之后,连自己生命和灵魂也已经化作劫灰的死寂。

  任何人看到这孩子也知道,这是一个复仇者!

  当这孩子见李寻欢带谢知非来,立刻走过来对着谢知非跪下:“盛霸天拜见唐门门主。”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京城也是一样。当谢知非想着拉倒赵承让唐门吃二十年红利的时候,让唐鸿生去护卫小皇帝会让唐门站在赵承的对立面,然而踏入这件事的唐门则是赵承的眼中钉ròu中刺,恨不得拔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