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燕南天听到谢知非清冷的声音,低沉、沙哑,含着一种说不出的悲怜:“圣火昭昭,圣光耀耀。凡我弟子,同心同劳……”
缓慢的声音,清晰的语句,从谢知非开始,燕南天耳边听到许多人跟着念这话。
有的满一些,有的快一些,但相差并不远,低声的话语汇成浑厚的誓言一般,让人侧目。
在最初的时候,吃饭之前念这段话的只有谢知非一个,然而谢知非在这些人的心中地位颇为崇高,因此有不少人开始跟着念。
你念,我念,他也念,最后大家都一起念吧。
没人会觉得自己不是明教弟子跟着念有什么不妥,这就如同非佛家弟子的一样拜佛,非道家弟子一样做法场,他们不是明教弟子也可以做个明教的信徒:听说大善人就是受了这明尊圣火的点拨,因此广济诸人,可见这明尊圣火合该好好拜拜!
此时,燕南天看到的便是这样的场景,近千人,闭着眼睛,虔诚的颂着明教的教义。
燕南天端坐在那里,耳边传来的是一群平民充满虔诚的话语。燕南天自认见过最美的女人,最帅的男人,登过最高的山,见过最广的海,然而从未有一次,让燕南天如此震撼过。
这些人已经念完,吃完饭便会找地方休息,然而燕南天端着碗筷,却没了心qíng。
在燕南天的脑中,一直回响着众人齐声念话的声音,“圣火昭昭,圣光耀耀。凡我弟子,同心同劳。怜我世人,飘零无助,恩泽万物,唯我明教。光明慈父,知义知qíng,启我澄心,苏我明xing。怜我世间,魔尘岔染,除恶扬善,唯我明教。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熊熊圣火,焚我残躯……”
夕阳已经落在青山之后,燕南天隔着长江边上的芦花看到夕阳的余晖,一时间对何为侠这件事,产生了疑惑。
他真的是侠吗?
终于最后一丝夕阳也消失,天由蓝渐黑,在长江的江堤上,谢知非找了个燕南天能看到的地方,点亮了篝火,激qíng燃烧火焰像是要烧至天涯:“万事为民,不为私己。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金火摇曳星点点腾飞而起,随夜风扶摇直上,夜晚由谢知非堆起的篝火明亮,像是黑夜之中的一掌行路明灯。
燕南天顺着火光的指引,攀爬上岩石,在那长江边上,火光烁烁好似晚霞映着谢知非的脸。燕南天此事已忘了自己原本来的初衷,他有一个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亟待谢知非回答。
当话到嘴边的时候,燕南天猛的想起白日别人同自己说的话,不知为何,说起话来到不像是平日的自己:“谢……谢善人。”
面对篝火的谢知非对着火堆拜了拜,这才起身:“燕大侠。”
“你认识我?”燕南天一愣,他不记得自己曾见过谢知非这人,对方是如何认得自己的。
谢知非点头道:“天下第一剑客,燕南天,在下自然知道,不知燕大侠找我是为了何事?”
燕南天来找谢知非,本是想看看这被人称为赛过自己义弟的人是谁,然而这时候,燕南天却不好意思提这件事。
对于武林人来说,兵器就是生命,燕南天江视线投至谢知非的身后:“以你武功,可成一派宗师,做一方豪侠,惩恶扬善,也能破邪除魔,可你却将你的刀缚在身后,让宝刀蒙尘。”
这个道理谢知非自然明白,在一个这么乱的世界,他有那么高的武功,要想开宗立派何其容易。然而陆危楼上了年纪打了jī血,偏偏他到现在也跟着喝了一口毒jī血。想到前途无量充满荆棘还没看到起点的建国指路,谢知非便忍不住叹一声自己命苦。
这一声心酸的叹息在燕南天的耳里,像是叹尽了兴衰盛亡人间事,道尽了山河破碎人飘零:“我双刀再快,能护住的也不过身边十几人,我钱财再多,所惠也不过千人之数。然而我束兵散财在此修堤,却可以帮助沿岸的百姓,若能在雨季之前修好堤坝,倒也能让他们少一些波折和苦难。”
眼前金色的火焰摇曳,这让燕南天想到了传说中的神鸟凤凰,沐浴烈火而重生,百鸟之王,祥瑞之鸟。
燕南天终于明白,他是侠,只是他不是大侠。燕南天从未如此迫切的想要了解一个人,从未如此迫切的想要了解一个教派:“谢善人,什么是明教。”
“日月凌空,明耀大地。破邪除魔,为善除恶,是我明教。”谢知非负手走向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