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谢知非是名军人,不但是名军人更是名忠于朝廷忠于国家的军人,对于谢知非而言,名誉钱财不足以动人心,让谢知非即便离开军队后依旧去刺杀郭太的,是其对自己忠诚的责任。这是一种在谢知非血管里沸腾的忠诚,是鲜活在谢知非生命中的灵魂,这是种是惊天动地的气势,是部彪炳千秋的史诗,令人见之不忘传唱讴歌。
即便曹cao知晓,对于谢知非这样的人来说,他们要的从来不是功成名就位极人臣,也不是千古留名青史流芳。这些人忠义在烽火四起的时候是枪林箭雨中的热血,他的忠义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是温暖和煦的chūn风。
对这些人来说,如果天下需要,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生命。曹cao不知到底是哪些人夺了谢知非昔日的军功,迫使谢知非不得不改名换姓甚至孤身一人刺杀郭太,然而曹cao却可以对自己做承诺,决不让自己军队中出现这样的事:“英雄永远是英雄,小人永远是小人。任小人身与名俱灭,英雄不废江河万古。”
每个人都有理想,而其中有一种最值得任何人尊敬,无论是谁在面对如此纯粹只为忠君爱国之人的时候,即便他身卑地微,也会因其身上对家国天下的忠义为之肃然起敬。
曹cao对谢知非叹道:“只是苦了兄弟这些年。”
亭中一瞬间变得很沉重,没人晓得谢知非在军中待过多久,或许谢知非十四岁便参军,或许谢知非是近两年才参军。亭中诸人只喜欢谢知非参军的时间要短一些,这样至少谢知非受人埋没的时间也要短一些。
只是谢知非言行均带着军队的影子,这被刻到骨子里的习惯又岂是一两年能染上的。许久之后,谢知非打破沉默,长叹一声对曹cao问道:“大哥散尽家财邀群雄讨伐董卓可觉得苦。”
亭中,曹cao怅然道:“为了大汉,不苦!”
在他对面的谢知非笑了笑:“为了大汉,不苦!”
对着这样的人,许多话无需多说,即便没有他,曹cao相信谢知非也会想法子清君侧。
曹cao站起来对谢知非拱手正色道:“今董贼作乱,贤弟不若同我一道往酸枣会盟一同讨贼匡扶汉室?”
“万众一心群山可撼,惟忠与义气冲斗牛。”
谢知非同样站起来,对曹cao拱手道:“虽在下并不看好会盟,但愿同兄长一起挽我大汉江山社稷!”
酸枣县不大距离陈留不远,十八路诸侯陆续皆至,从今以后这里注定不凡,它在历史的长河里拉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为这一次以救君为名聚在一起的会盟。
只见小小的酸枣县外帐连帐寨接寨,延绵二百余里,人来人往铁甲铮铮,旌旗猎猎望之令人生畏。
在跑来找曹cao之前,谢知非给自己的定位是武将的头头,目标是大将军:枪杆子在手天下我有。
曹cao初时同谢知非接触也是这么认为的:忠魂义魄,如虎猛将天下少有!
然而当谢知非当同曹cao回去后,眼看着酸枣之盟就要开始了,拉着谢知非抵足长谈的曹cao忍不住同谢知非讨论了下十八路诸侯何人最适合盟主。
在曹cao眼里,首推的自然是袁绍:“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更是名相之后,家世渊博,私以为绍乃是盟主首选!”
谢知非摇头道:“若想伐董卓清君侧,袁绍绝不能为盟主!”
曾经杨轩隐晦的告知谢知非做臣子的要学会自污,而耿议则是直接将朝廷中哪些人是自污哪些人是真污直接例一个本子呈递给下谢知非,因此这一次即便要做权臣的谢知非也决定自污一下:行为自污都会成为别人的把柄,xing格自污顶多扣一个与人不和。
于是乎,先声夺人的谢知非一脸冷漠的缓缓道:“为盟主最重是识人,其次是善用,再次是不嫉。而袁绍虽为四世三公之后,天下英才尽出其门,但袁绍沽名钓誉,有贤而不用、少谋而多疑,更无雄才大略虚心纳谏之能,如此行径不一意孤行便是大幸,如何还能为盟主?”
此时袁绍天下威名赫赫,曹cao心中同样向往,却没想到谢知非会把袁绍贬得这么低。
曹cao知道谢知非口中这些毛病袁绍的确有,然而不只是袁绍,许多人都有类似的毛病端看是能否克制。然而从谢知非的话语来看,显然在谢知非看来袁绍是不会克制自己的缺点,曹cao想了想换个人试探的问:“贤弟以为,袁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