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自己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名声一不小心被刷成黑,刘协不提,谢知非也不敢主动向刘协提要官职,因为谢知非知晓他同曹cao两人在科举这件事上迟早要同世家大族杆上,到时候索要官职这件事绝会被世家大族翻出来抹得如同包公一样黑!
黑名声得来的官职哪儿敢得上刘协眼巴巴亲自送上来的好?
于是救驾当日的宴席上,谢知非带着赵云等人对着京城每一个在他官职之上的官员行礼。京城这地方别的不多,官特别多,由其是刘协被挟持的这些年,封出来的大官不要太多。待到宴席一开,谢知非他们几乎是见一个人行一个礼,尤其是刘协看着的时候,谢知非不但要行礼还行大礼。
礼越大,谢知非行得越是越是恭敬,将谢知非视为肱骨之臣的刘协心里就越是难受,当下便决定:大汉朝的大功臣必须封个大官!
当日的宴席之上刘协让谢知非下来给他上一个奏折,用于封赏救驾有功的将士。
然而口说无凭不具效白纸黑字才是真,天子虽是金口玉言,但刘家天子的话绝对是例外。从刘家天子口中说出来的话同那泥土差不多,一面值万金的白鹿皮可是坑得不少人yù仙yù死。
谢知非当场便推辞:“雷霆雨露皆为君恩,岂敢向天子随意讨要。”
刘协又说了两遍,然而谢知非依旧坚持认为授官乃是天恩,绝不讨要。
谢知非推得义正言辞,让被人qiáng势惯了没被人yù拒还迎过的刘协生不出半点的不舒服,宴会下来后就开始着手思考于给曹cao和谢知非他们封官的事。
常年为傀儡,刘协一向是他人索要何种官职便给何种官职,开府都是随便给更别说将军三公之列的职务。从无自主之能的刘协过手多为三品以上的大官,久而久之在十一岁的刘协心里三品以下已经不算官,一品才是大官!
曹cao同谢知非就是刘协眼中大汉朝的巨臂,封一个官怎么够?至少也得两个!
一夜之后,在天策军入驻长安的第二天,刘协的小朝廷依旧上朝,唯多谢知非一行人。
没人cao控享受了自由行使封官之权的刘协大笔一挥,毫不客气的给谢知非同曹cao加官进爵:“封曹cao为相国,同领太傅之职;封谢渊为太尉,领镇东大将军……”
一瞬间的时间,谢知非同曹cao两人的官职如同做了火箭一般‘唰’的往上成了汉朝官职最高的两个人,曹洪等人也随之水涨船高,一个个从七八品猛地度了金身成四品左右的官职。
等封赏完了之后,前一刻还多是郎将的赵云等人顿觉不真实:祖上翻了七八辈都没这么大的官,他们这算是光宗耀祖了?
然而莫说刘协,朝中百官也习惯了这样的大肆封赏,没一个觉得这么封不对:现在的朝廷也就只能封空头官职。
封官就同玩是的!
这让让谢知非顿觉崩溃。
可是不管谢知非他们心里如何凌乱,感受到刘协那独一无二封官的本事,朝廷该议的事还得议。比如说,定都的问题。
大汉的都城是洛阳,不过已经被焚毁,若要修复洛阳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话刘协还真开不了口。
如今刘协居长安乃是被董卓挟持而来,现在到底是继续留在长安还是回到洛阳,或是去别的地方定都那是需要认真斟榷的!
长安距离天策军的大本营太远,中间还隔了诺大个荒芜的司隶。
司隶往南看有刘焉、刘表,自深陷困境以来刘协不是没想过召这两位宗室勤王,然而发出的秘诏如石沉大海,没有半丝半毫的回应,刘协心中已经认定了这两人有不臣之心;司隶左边有新出炉热腾腾的凉州新势力马腾,刘协还不知是忠还是jian;司隶的北方有张扬袁绍兵马充沛不说,再往上还有公孙瓒公孙度……
司隶这地方在盛世的时候便是大汉的心脏,在战乱的时候那就是四战之地,偏偏整个司隶被董卓同李郭二人作死的祸害,早已是千里无jī鸣、夜间闻鬼哭的荒芜之地,这样的qíng况不是天策军全体搬到长安来,就是刘协带着自己的人马搬家到兖州去。
面对这二选一的选择题,毫无实力的刘协可谓是没得选,似乎只有搬去兖州这一个可能。
然而朝中百官都默不作声不敢触其霉头的时候,有人站出来拒绝迁都,而这个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迁都受益者的谢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