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_作者:采枫(691)

  那就不会有错了。

  知道自己不足二十岁的侄儿被选中,今夜还要去宫中赴宴的诸葛玄顿觉面上无光:这人生,白活了!

  同一天,顿觉自己人生白活的还有不少。

  谢知非虽然对怎么考科举知道得不多,但对于怎么防止作弊知道得不少,查小炒、禁说话、贴封条、涂名字、代抄撰一系列方法使出来,打得那些在想卷面上做了手脚的人措手不及,即便是查阅考卷的人想要做点什么,然而当他们面对千篇一律的字体全然不知道这是谁谁谁的试卷。

  如此一来,有些名满天下的名士没中举,反倒有两个名声不显的年轻人中了。

  其中一个是琅邪的诸葛瑾,一个是舒县的周瑜,在今日文举开榜之前,知道这两人是谁的少之又少。因此当长安城几乎人人在询问这此二人是谁的时候,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周瑜甚是得意,早忘了十日前对孙策chūn风得意的羡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周瑜直接唤上孙策上街,专听别人对自己的赞誉。

  孙策默默陪周瑜从第五个酒楼下来之后,终于忍不住了:“瑜弟,你的优异无需他人捧赞。”

  ——我们能不去别的茶楼了么,听别人夸奖真的好尴尬!

  “你不懂!”周瑜拍了拍孙策的肩:他当然知道自己优秀,然而自己知道和别人知道,那是两回事!

  另一边的曹府,得知自己儿子没中举,曹cao虽然失落但还算能保持平常心。

  毕竟那么多天下闻名的名士都没中不是!

  然而伤害往往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因谢知非常住军营家中无女主人主事的qíng况,曹cao让自己夫人将孙策一家接到自己府上,同时入住的还有孙权。

  本着孙坚同自己是好兄弟,从宫中回来的曹cao在见孙权看书之时顺便考校了一下今次的科举。孙权虽然应答并无甚特点,但依照孙权的法子也不会有麻烦,这已经相当不错,至少相较曹昂增添劳役的法子比起来好多了。

  回到书房将曹昂的答卷拿来看了又看的曹cao气闷道:“这答得什么题,还不如孙权这个孩子!”

  同在书房的曹丕觉得自己需要替大哥辩解几句:“父亲,大哥不善此道。”

  说到这个曹cao更来气,一拍桌:“你大哥武艺也不见得比孙策好!”

  可孙策拍马也比不上大哥的文采,孙权苦练也比不上大哥的武艺!

  然而这话曹丕不敢说,只能默默闭上嘴,顿觉自己大哥可怜:不但要同别人比文,还要同别人比武,做长子好辛苦,还好有大哥!

  第136章 人间十五忠骨

  食色xing也,以貌取人自古便有。

  同样是捉弄人的事,相貌好的人做来便是古灵jīng怪招人爱,相貌差的人做来就是人丑还要多作怪!

  长得好的人即便能力平庸,依旧会有许多机会扎堆的往他面前凑,若是这人还有那么点才华那就更好了,必定天下皆知,倘若xing格再好一些,指不定就能千古留名。

  假使这人除了一张人神共愤的脸什么都不会,那恭喜,什么不做也可以史书有载。

  而长得差的人即便才华横溢,有兴趣知道这类人内在的明主少之又少,更别说给这些人展现才华的机会,机会那都是需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得到边角。

  比如出生时脸着地不说还很可能被接生婆一巴掌拍到脑门上导致其终身脸部残疾的张松!

  他人再丑若修饰一番还能见人,然而张松身长五尺、额窄头尖、鼻翻牙露,任何人在张松面前都会觉得自己玉树临风,即便那人是曹cao!

  张松这qíng况,除非回炉重造或是做一个面部大整容,否则怎么修饰都丑。

  正因这样的原因,无论是谁在听闻张松才名的时候均yù与之一述,然见面一述别后再无音讯。

  在蜀地四处碰壁头破血流也没拿到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就在张松准备继续在碰壁中寻找明主的时候,机会就这么从天而降:天子取士,唯才是举。

  在张松看来,没说人丑不能参考的科举简直是为他量身裁定!

  看到诏书的当日,身在蜀地的张松便快马加鞭来了长安,考试之后张松一直在惶惶不安中等待揭榜。

  上天垂怜,张松的名字赫然挤上了文榜。

  美中不足,宫中设宴举子依榜上排序两人一席依次而坐,而张松的名字上面挨着周瑜下面挨着诸葛瑾。

  这么一座下来,同周瑜一席的张松顿时分外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