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师叔的‘李仙人’既然能收一个凡人徒弟。
那在‘李仙人’身上虚构出来的佛门菩萨也能收凡人徒弟传道统!
谢知非微微一笑,从容不迫、意态安详:“贫僧的师傅本是道门高德,受人所托护人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得取真经,后受佛祖感化遁我空门,李仙人乃是贫僧的师傅身为道门中人时的师兄。”
孙逸‘啊——’的一声长叹:听着好玄幻好牛bī的样子!
林中,白衣僧人宁静安详,不动声色的微笑坦然自得:“贫僧师傅姓孙名行者,化名迦叶,法号悟空,道场在花果山水帘dòng中。”
孙逸对佛门知道的并不多,也就几个佛门大德的名字,晓得沙门阿弥陀佛不离口,十八佛珠不离手。
再多一些也就只知道如来弥勒十八罗汉,其他便是一片空白!
迦叶是谁,孙逸不知道,但孙逸不好意思在谢知非面前流露出不晓得的模样,便一副我明了的样子:“大师的师傅不曾证道?”
谢知非:“……”
迦叶同佛心心相通,这都不证道,那就没多少人能证道了。
然而佛书没读多少,谢知非不知道迦叶是什么尊位!
想了想,谢知非毫不客气便将孙大圣的斗战胜佛给嫁接到迦叶的身上,毕竟不管什么尊位,都是佛。
即便根正苗红的禅宗传人达摩提前百年出身站在这里,也不敢质疑谢知非的话说自己的师祖不是佛:“贫僧的师傅已证菩萨果位。”
此时的佛教还未遇到六世祖慧能,通行于世的属于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的修行不但需要复杂周祥的仪式,在如今流行于世的佛门经书典籍中纷纷记载下佛与佛祖居住的世界一尘不染、乃是极乐净土,众生居住的婆娑世界这是充满了各种污浊的秽土,只有念佛才能离开秽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花果山水帘dòng在哪孙逸不知道,但这名字一听就不是西天净土!
孙逸顿生迟疑:“那……那大师的师傅为何……为何……”
道实大师的师傅都证菩萨果位了,为何还待在这秽土之中?
这不合qíng理,除非道实大师的师傅并未证菩萨果位!
总觉得若是问了,就戳破了大师的谎言一般,孙逸好生纠结。
你想想,道实大师的师傅遁入佛门没有成佛,道实大师那还在道门的师兄弟却成仙了。
好讽刺的感觉……问了似乎会被厌恶……好为难……
猛地,林中响起一声轻笑。
孙逸抬眼看去,只见白衣僧人面色安详静谧,纯净无暇无yù无贪。
一瞬间,孙逸脸上顿时火辣辣的难受,只觉自己用世俗的虚荣来揣测谢知非实在是玷污高僧的心怀。
绿竹苍翠挺拔,典雅高洁。
风拂叶动,婀娜多姿,林中娑娑作响像极了西天梵音空奏。
只见白衣僧人不温不火对孙逸笑道:“卫施主可是想问,为何我师傅已证菩萨果位却不在西天极乐净土,而是将道场设在东土。”
孙逸在边荒长大,见多了众人杀气腾腾,何曾身临此方禅境?
当下孙逸大气不敢喘,只顾着将自己端做好了,连连点头。
在孙逸不知晓的时候,林中似乎多了一道人影,只是这道人影藏匿在婆娑竹影中,常人看见了也不会知晓。
林中白衣袈裟的僧人不温不火,缓缓道来:“世人讨厌当下的世界,只觉这世界充满仇恨与痛苦,想要到西天去,只当去了佛祖所在之地便能摆脱这讨人厌恶的世界,就会得到彻底的清净。”
林中似有叹息响起,像是佛祖从西天传来的遗憾之音,又像是从白衣僧人口中吐出的喟叹:“所以世人念经礼佛,发一己之力完不成的宏源,làng费众多的人力物力修建佛像佛寺,一座座佛堂金碧辉煌仿佛西方极乐,然他们到了西天便会真的清净么?”
不待谢知非再说,孙逸便已脱口而出:“不会!”
“善哉!”
林中似浮起深幽绝尘的飘香,滚滚红尘三千烦恼也被洗涤。
涓涓静,细细香。
三千刹那,弹指芳华,佛之妙xing,透贯全身。
但听得一声幽静安宁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似能抚平身心疲惫。
白衣袈裟的僧人敛眉叹息:“心不静,极乐之地亦为秽土,心若静,修罗血海之亦便是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