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_作者:采枫(803)

  他还想成仙人,泄露天机这样的事,还是算了吧!

  进入平城后,谢知非他们第一件事便是询问在哪儿佛考、

  谢知非带着少林寺的人尽数下山来的确存了扬名的想法,并且还有方案一二三,然而通过考试成为正式的僧人才是第一步。

  找人一询问:何处佛考。

  众人纷纷表示:去考点!

  既然是朝廷对佛门的考试,自然设有诸多考点。

  只不过北魏多年崇佛,僧人众多,考过了的且不说,没考过却还想待在佛门中的人必然会再考,如此一来,每次均有不少参考的人。

  当谢知非他们一行人去平城那处考点时,被这里的侍卫拦住,领取管理此地的官员,然后被告知:“诸位大师,这段日子参考人数已满,我等为你登记,你们暂住下,静待安排。”

  谢知非:“……”

  得了,即便换了个世界,考试也得先报名!

  唯由道一声“有劳施主。”

  随后一行人挨个的登记,少林寺近两百人,等登记完了已至申时。

  那官员又做了几下询问,知晓这些人没有落脚的地方。

  按照规定,官员便准备将谢知非他们安排在了平城外的寺庙入住。

  翻看了下记载,五极大寺已住安排了不少人过去,禅房是容不下这么多人了,当下官员手一挥,让谢知非他们去八角寺中就宿。

  谢知非他们去八角寺的时候是晚上,并未引人注意。

  等到第二天清晨,不少人便发现:这群新来的僧人有些不大一样,这群僧人很特别!

  僧人们为了修佛每日都起得很早,然而在众多佛门沙弥诵经礼佛的时候,属于八角寺的佃户却看到几十个僧人从寺里出来,跳柴担水。

  连看起来约有五十来岁的老僧同七八岁大的小沙弥也在内。

  八角寺下的佃户顿时奇了,这些人投在佛门之下对佛家心有敬畏,那老僧他不敢去问,只能在昙曜路过时好奇询问:“小师父,你今日不用修佛吗”

  昙曜到底还小,手中只抱了一小捆gān柴,闻言顿住,一颗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脑袋从gān柴后支出来:“施主,小僧正在修佛。”

  “可……”那佃户顿了下。

  愣愣的佃户面上满是疑惑:“可小师父,你这是抱着柴火不是经书啊。”

  “修佛无需空拜金佛空读经书,心有佛,心向佛,便是修行。”七八岁大的孩童抱着gān柴,认真回答的模样显得虔诚又可爱。

  “小僧身为菩提心有明镜,磨砺本心,挑水担柴亦为修行。”

  昙曜回答的模样委实虔诚,一双清澈的眼里看不半分作假,那佃户被镇住了,口中那句不对怎么也说不出来。

  直到昙曜抱着gān柴离开,那佃户依旧愣愣的不知如何说。

  一日如此,两日依旧,日日照常。

  有人看见有人传话,在这品平城外的八角寺,明里暗里观察谢知非他们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时间一久,众人发现这些自称是少林的僧人当真不是说说,有挑水,有劈柴,有扫地……

  这些少林的沙弥总能找到事qíng做,而且做得非常熟练,看样不像是偶尔做做,而是每日均是如此。

  同八角寺中其他每日从晨起沐浴礼佛,安歇念经的沙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谢知非他们来了半月才收到消息后日可参加考试。

  在这半月的时间里,八角寺周边的佃户不敢说自己认识八角寺中的每一个僧人,缺敢保证自己认识少林的僧人,毕竟每天都在见面。

  八角寺的僧人可以做到除了礼佛什么都不管,那是因为他们均有供奉,佛寺也有私产,因而即便自己不劳作,依然可以每日礼佛。

  佛在民间根基最深,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修佛反倒成为了一件难事。

  它要求僧人一心向佛潜心修行,每日所做皆与礼佛有关。

  然而普通人为生活奔波,苦于各种苛捐杂税,哪可能做到一心一意潜心修佛?

  猛的出现这么一个什么事都gān,除了不吃ròu不杀生,头光光亮身青青衣看得出是僧人外,其他行事与普通人并无大差异的僧人,众人顿感惊奇。

  只不过谢知非他们的修行方法到底是同如今修佛的主流不同,不少人多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

  便事八角寺中的僧人也是褒贬不一,只是谢知非他们本不是八角寺众人,来这里也不过是为了佛考,八角寺中僧人并未礼会,更没gān涉,由着少林寺的僧人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