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家伙,还动感qíng了。心腹拉一个,是一个。即便在享受之余,认真的处理一下国事,也是可以的。算是我还那个家伙的人qíng吧,毕竟他把皇帝让给了我做。
“当务之急,乃是明晨封禅大典。”陶迁此时露出了一丝忧色:“历代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都是颇具功德的皇帝。如今朝野之间,已经有很多人对皇上举行封禅大典不满了。”
对我不满?哈,那不就是摆明了在说我是个无德皇帝了?都是皇号取错了。不过,既然这老家伙喜欢多事,就把皮球踢给了他:“恩,此事朕也有所耳闻。不过,封禅大典,应该是爱卿部门应有的责任吧?如果搞砸了,朕可要唯你试问哦。”
陶迁顿时一脸尴尬,想说却又不敢说。我猜那家伙,一定在琢磨,明明是你这个无德皇帝,硬要搞出的封禅花样,现在倒埋汰到我头上来了。
“如此,就只能顺应天意了。”陶迁一脸的无辜,振振有辞道:“或许,吾皇真的是不世帝皇,天降祥瑞也不定。”
死老狐狸,什么天降祥瑞也不定?分明是在埋汰老子。蓦然,脑子中灵光一闪,天将祥瑞?嘿嘿,有了。便面露微笑着盯着陶迁。
陶迁见我一直看着他,时间一长,也是不自在。不住的偷偷看着自己身上,怕是哪里不妥。
“天降祥瑞是个好主意啊。”我不怀好意的笑了起来:“陶爱卿不愧是忠心耿耿的老臣子了,朕回去当好好的重赏你才是。”
这下论到陶迁糊涂了,摸不着头脑道:“皇上究竟是何意?微臣不懂。”
“陶爱卿无需客气,既然爱卿说有天降祥瑞,那就一定有天降祥瑞了。”我说着,向他打了个奇怪的眼色:“爱卿,江山社稷的存亡,黎民百姓的忧安,可都全在你身上了啊!”
“啊?”陶迁毕竟也是个聪明人,一点即透,脸色连连疾变道:“皇上万万不可,如此造假祥瑞之兆,恐怕将惹出天怒来。再者,若是被朝野闻得真相,恐怕对皇上的风评又会降低一筹。”
“嘿嘿,陶爱卿有没有听过,破罐子破摔的道理?”我好整以暇的说道:“朕的名声,已经就那样了。再低,恐怕也是低不到哪里去了。反倒是万一成功,朕的声名恐怕会有个大逆转啊。到时候,拯救黎民苍生,就更顺理成章了。”
第三章 无良的jiāo易(下)
最后一句拯救黎民苍生,显然有些令陶迁心动,想了半晌,还是有些顾虑:“万一惹了天怒,苍天迁怒于皇上怎么办?”
古代人就是这个毛病,礼部尚书也算得上是朝廷一品大员了,学识自然过人。却也免不了信信那神神怪怪的东西。然而,臣子是gān什么的?就是拿来背黑锅的,便立起身来,不怀好意地踱至陶迁身侧,和蔼可亲地拍着他的肩膀:“陶爱卿何出此言?朕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祥瑞之兆,这一切都是陶爱卿所cao作。朕是个局外人,苍天是迁怒不到朕的。”
陶迁一震,我说的这么明白。他当然知道是让他背黑锅,不过,他也是颇为义气地重重点了一下头:“皇上,如此甚好。此事本就是陶迁一手策划的,与皇上何gān。不过,皇上您可要答应老臣一件事qíng。”
老狐狸,抓住这个时机来讲条件。你他妈的怎么不去做商人,这么老jian巨猾。我便有点了点头:“陶爱卿有事不妨直言。”
“此事事成之后,还请皇上一定要下定决心,励jīng图治,造福百姓。”陶迁说到这几句话时,一股淡淡的正气又浮现在了他的老脸上。
我微受感动,便答应道:“好,朕答应你。不过,朕同样也是需要一定时间娱乐的。这样吧,朕答应你每日工作两个时辰。不过,陶爱卿出门之际,不若装得痛苦一些,对,就是那样,像是被朕怒斥了一顿。”
两个时辰虽然有些短,但总比没有好。陶迁见目的已经达到,便起身告辞,说什么要去准备祥瑞之兆了。果然,他如我所愿,装出了一副苦笑尴尬的模样。这老狐狸,还是蛮有演戏天份的。
只是,他临转身之际,眼神中竟然露出了些微的得意之色。那一笑,总让我觉得浑身不对劲。
“万岁爷好厉害。”杏儿在一旁崇拜地看着我,轻笑道:“把那个老家伙耍得团团转。”
有了杏儿这妙丫头一夸,我倒有些飘飘然了起来。直道哪里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