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奏皇上,那祁三乃我朝最大的海贼头目,不仅违反我朝海禁政策。且勾结倭寇,为祸沿海百姓,烧杀虏掠,无恶不作。那人已经被先帝设计擒获,早已经罪案铁定。在七年前,已经满门抄斩。不知为何,竟然留有此余孽。皇上,请立即下旨,将其缉拿归案,早日铲除,免留后患。”刑部走出来数名官员,脸色yīn寒地说道。
“祈làng,你又有什么话要说。”我转而向他望去,虽然刑部说话,铿锵有力,但是我心中始终觉得,事qíng没有那么简单。刚才这祈làng自己也说过,十多岁时,他就率领舰队与倭寇jiāo战了。其父,与倭寇勾结,为祸海疆的可能xing并不大。
那祈làng的眼中,似乎要喷出一股火焰出来,狠声说道:“我父与倭寇大大小小激战不下百回,又如何能与倭寇去勾结?”
“皇上,叛贼余孽,岂能姑息。”刑部之大臣,前行两步说道。
“启奏皇上,老臣有事要禀奏。”向来在朝堂之上,明哲保身言语不多的谢中亦,竟然挺着胸膛出列道。
“谢中亦,朕早就知晓,此事与你脱不了关系。”我脸色一沉道:“陶迁,张冕,给朕出来解释清楚。”
“老臣谢中亦,陶迁,臣张冕。请皇上赐罪。”陶迁与张冕,齐齐出列,以及那谢中亦跪拜下来喊道。
我心中早就在疑惑,这祈làng,自小生长在船上,多以戏水御船为主,如此自然属于文理学习。其何能进入到头甲第三?难道天下,就没有读书人了么?当时,我就在暗自猜测,莫非此事是谢中亦等三人,暗中cao作出来的?目的就是想让这祈làng,能够进入到这金銮殿上,将此事抖落出来?
本来我还只是怀疑,但是看那样子,那三名大臣,似乎对此事供认不讳。
“哼,谢中亦,陶迁,张冕。朕平日里待你们并不薄啊?”我冷冷地瞄向了那三名大臣:“如今竟然联起手来,给朕摆起道来了?御前侍卫,与朕将其三人拿下,一人五下廷杖后,再拖进来与朕计较。”
“遵旨。”几名候着的御前侍卫,立即走上前去,将谢中亦等三人驾了起来。
陶子英见状,立即慌张地跪拜在我面前,急色道:“皇上,微臣愿意代父代伯代叔,承那十五下廷杖。”
我眉毛一轩,冷声道:“陶子英,速速与朕退下。朝堂之上,岂容你如此胡来?否则朕连你一起打了。”木公公见状,忙叫几名小太监,将陶子英拖到了一旁。
“木公公,你去监刑,半下都不准少。”我唤过木公公,冷漠道:“去吧。”
“奴才遵旨。”木公公嘴上说遵旨,然而还是望向了我,似乎在征得我意见。
“还看?看什么看,快去。”我挥挥手,让他出去。其实陶迁谢中亦,年龄也不小了,所以我才喊了五杖廷杖。只是那三个家伙,实在太过于可恶,竟然耍出这种手段。我不管这祈làng祁三什么的,其中有什么冤屈。但是,如今那三名老臣,竟然联手演了这么一出戏,实在不得不令我心寒。
木公公指挥着几名御前侍卫,准备将那陶迁等三人拖将出去时。突然刘枕明一脸严肃的出来说道:“皇上,谢大人等三人。向来耿直忠诚,今日这么做,定然有其道理才是。微臣恳请皇上,不若先将此事查弄清楚后,再按刑部定律处罚。”
……
第四十三章 朝堂之深(中)
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刘枕明这句话,虽然明着是为陶迁等三人求qíng。然而实际上,却是想置于他们于死地。我的本意,那就是先小小惩罚他们一下,看似如此打他们廷杖,似乎有所残忍。但是,内心却是在维护。
否则按照大吴律例,这种类似于欺君惘上的行为,怕是要掉脑袋的。
“刘爱卿,朕知晓你与陶迁等大臣jiāoqíng颇深。”我装出没有听懂的样子,冷哼道:“但是他们今趟实在没有把朕放在眼里,今日略施薄惩,乃是给他们一个警告。刘爱卿你大可放心,朕不会要了他们xing命的。”
随即,我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刘枕明也领会到了我那个眼神的涵义,忙退下了去,不再多言。
不片刻。木公公便让御前侍卫,扛着打完五杖廷杖的三人回到了殿中。来到我面前道:“皇上,廷杖已经责完。”
我望向那三人,屁股之上均已经开了话,尤其是谢中亦,脸色一片煞白。我立即对木公公沉声喝道:“谁叫你打这么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