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那老家伙脸色一变,没有料到我将事qíng主动抗了下来,急上前一步:“老臣以为,陶大人虽然出自皇上的授意,然却假公济私,大报私仇,铲除异己。天牢中,被关押的无辜各级官员,不下十名。”
好家伙,如此咄咄bī人啊?由此可见,我前面的那家伙,生xing是如何的软弱。不过,老子可是有卵蛋的。不会随意让你们摆布吧?
遂用力在椅子龙头上一拍,用力站了起来,沉声喝道:“要弹劾别人,首先得拿出绝对证据来。难道,就想朕凭你自己书写的一本折子?就将朝中重臣砍头么?另外,那些天牢里的官员,自有刑部来认定他们有没有罪。他们有罪没罪,可不是光靠你一张嘴皮子来说的。此事已有决论,无需再议。”
“皇上息怒,老臣知错了。”那老家伙见我发怒,便颤巍巍的退了下去。
“皇上,李太师也是为了皇上的声誉着想。怕皇上万一错杀了忠臣,不免遗臭万年。”一脸无辜的陶迁,却是出列为那老家伙求qíng道:“皇上切勿因为李太师的用心良苦,而怪罪与他。”
原来那家伙是太师啊?难怪如此嚣张,太师的地位,比太傅还高。怎么这鸟皇帝的几个老师,都是这番光景啊?还有一个太保呢,别也是这德行才好。
“陶爱卿言之有理。”我回到了龙椅上,淡然道:“那朕,这次就不和李太师计较了。”自己下台阶的同时,扔了个人qíng给陶迁。说到底,他也帮了我不少忙。
此时,陶迁身后一官员,又出列启奏道:“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说吧。”我后背靠在了龙椅之上,懒洋洋地挥了挥手。反正今天第一次上朝,慢慢体验一下也好。
“微臣奏的是,关于huáng河沿岸堤防修整一案。”那官员约莫在四十上下,长着一张方正脸,颇有一番善相。
“皇上,微臣以为不妥。”在他身前不远处的一个胖嘟嘟的官员冒了出来:“huáng河两岸堤防数千里,若要完全进行修整的话,其花费至少三千万两,等同于国库一年的税收。目前国库并不充裕,若都拿去修整堤防,若周边蛮民骚扰我大吴,又当拿什么抵御?”
我就是生长在huáng河流域的人,自然知晓huáng河决堤的后果。对于修整huáng河堤防,心中也是有些赞同的。不过,又如那家伙所言,拿国库的所有钱去修huáng河堤防,万一打起仗来,岂不是要糟糕?
“告诉我,国库目前存银尚剩多少。”妈的,不知道哪个是户部尚书,只好对着正中间说话。
“启奏皇上,国库目前尚余八百万两白银。”仍旧是那个胖嘟嘟的官员,恭敬的回答我道。
“什么,八百万两?”我站起身来,一脸的惊讶。妈的,怎么穷成这德行?我还估摸着有七八千万两存银呢。
头疼啊头疼。历史上那么多早死的皇帝,我估计都是被钱愁死的。
第十六章 我是皇帝我怕谁(中)
我沉吟了半晌,便猛地下定了决心。沉声道:“huáng河必须治理,否则那条怒龙一旦改道,不知道又多少穷苦百姓要遭殃。”
“皇上英明,臣工部尚书徐良,代huáng河流域百姓拜些皇上,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个工部的家伙,激动地跪拜在了地上,颤悠悠的连连叩首。
我忙的起身,远远作个虚扶状:“徐爱卿快快起身,朕有你如此忠君爱民的大臣,实在乃朕的福分啊。”顺水推舟,拉拢人心这种事qíng,我还是乐意做的。
然而徐良,还是接二连三的扣了几次头后,才心甘qíng愿的爬起身来,一脸的激动神色。
那个胖子官员,嘴巴动了几下,斜眼瞄向了李太师,却没有得到任何反应后,这才作罢。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心中冷哼不已,总有一天,我会肃清朝政的。网罗一批能gān的大臣后,我就能安心享乐了。
“徐爱卿,先将你的方案呈上来,朕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我微笑道。
大太监闻言,急忙匆匆小跑下去,将徐良的折子取了过来。
我拉开长长的折子细细看了一遍,那徐良果然是人才。若是按照他的方法实行,huáng河流域将会减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洪涝灾害。
只是,此人对经济没有什么概念,我看还有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可以省去。遂拿起朱砂笔,在那些冗余的费用大笔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