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龙套秦钟_作者:大江流(41)

2017-07-22 大江流 红楼

  那杜昇长得一副五大三粗的实诚样,当即说道,“一句未差。”

  皇帝点头,道,“却是个有心人。”

  那边端王立时说道,“既如此,父皇不如宣他进殿来朝见,让其见了龙颜,也好回去跟他父亲jiāo代,了了那秦业的愿望。”

  天底下却是没有不喜欢歌功颂德的皇帝,尤其是这皇帝上了年纪,刚刚被雷劈过,对自己正是有些怀疑的时候,秦业的这番话,可理解为忠于职守,也可理解为他对皇帝的一片忠心,皇帝怎会不高兴,当即便允了。

  秦钟在午门外足足跪了两个时辰,此时虽已入夏,但凌晨的石板却也沁凉透骨,等听了宣召,被招儿扶着站了起来,秦钟的膝盖已经没了感觉,只得匆匆活动几下,一瘸一拐地跟着进了宫。

  即便后世在电视中看惯了朝会时人山人海的qíng形,但真的看见乾清宫前密密麻麻站在的官员们,秦钟仍是有些紧张,如果不是宁国府,他爹恐怕也是在殿外站立之人中的一员,而现在,他爹躺在chuáng上,这辈子不知道是否能站起来。

  想到这里,秦钟心中怒气支撑着他整个人振奋起来,五指握紧,低着头,跟着那宦官一步步走进大殿。到了门口,宦官止步,只是通禀道,“工部营缮郎中秦业之子秦钟觐见。”秦钟迈过殿中大门处膝盖高的门槛,立时跪在了地上,响响的磕了三个头,朗声道,“臣子秦钟叩见圣上。”

  那边皇帝瞧见他人小小一个,在遥远的殿门处,根本看不见样貌,便道,“近些答话。”

  秦钟应了,低着头,目无斜视,向前走到殿中处,方才停了下来,皇帝又道,“抬起头来,说说你爹jiāo代你的话。”

  秦钟当即抬头,只是不敢直视,眼睛依旧看着下方地砖处,道,“父亲因中风偏瘫在家,想着今日大朝会,却无法觐见天颜,日后却也未必能为陛下效力,心中哀伤,命臣子今日拿着由他亲笔所书的勤政殿雷劈qíng由并房屋、宫殿避雷之法跪于午门之外,也算了了心愿。”

  听到qíng由书和避雷之法几个字,皇帝的眼神不经意的亮了一下,道,“避雷之法?你爹的意思是,这勤政殿和京城遭雷劈并非天降警示,而是因为建筑方法不对?”

  皇帝果然心思细腻,一句便点中了要害,秦钟答道,“此是自然,打雷本就与刮风、下雨一样,乃是自然之象,只是我们想到了用雨伞遮雨,用衣服蓑衣避风的办法,却没有找到防御雷击的办法罢了,怎会是天降警示?”说罢,秦钟再次拜下,道,“以往种种,臣子未见,可臣子所见十年,京中无饿殍、无冻死之人,陛下仁政,万民皆知。”

  从秦钟进殿不过些许时间,事qíng进展却出乎太子、端王两派预料。秦钟未有怨怼,更未有对宁国府的控诉,反而抓住皇帝因京城雷灾下罪己诏的一事,为皇帝找了个无比好的借口。

  罪己诏是什么东西?是帝王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圣旨,通俗点说,就是检讨书,一般行文上来便是“朕德不类”,虽qíng节有qíng节有轻重不同,但也代表了国家在这个皇帝的治理下,出现了偏差。下了罪己诏,虽会笼络人心,但自古以来却多是不得已而为之。想那帝王都是高高在上之人,平常人且不愿认错,何况帝王?

  众人一时心中各有思量,打量秦钟的眼光也与早上有了不同,这一招的确不同,若是秦钟上殿来便哭诉,以陛下往日优抚勋贵的做法,怕是秦钟还要受到刮落,而献上这避雷之法,替陛下解了心愁,陛下高兴之下,万事皆有可能了!只是,这究竟真的是秦业的意思,还是端王设下的棋?倒是无人想到秦钟身上来。

  那皇帝果然脸色大悦,道,“呈上来。”

  便有一宦官将秦钟手上的折子呈了上去,皇帝打开折子,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笔好字,秦业练得是颜体,虽没有学得十分骨ròu,也有了八分神韵,这笔字看着便已赏心悦目,秦钟自幼按着他爹的字描红,临摹的自然像,只是他双臂受伤,却是费了不少力气。

  折子上尽书雷击一事的qíng由,并列出如何避免雷击的办法,皇帝一条条看下去,从二十日起那些抑郁于胸的闷气竟是一扫而光,有了这份折子,怕是无人可说他德行有亏,遭致上天降下惩罚。不过是如同bào雨、洪水、雪灾一般的天灾而已。